浅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浅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效果

王丽

黑龙江省鹤岗市大陆人民医院154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使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B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术后视力情况和并发症人数。综合以上情况总结比较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A、B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疗效差异不大(P>0.05)。

关键词: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白内障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clinicaleffectsofsmallincision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andphacoemulsification.Theobjectoftheresearchmethodsisthe160cataractpatientsfromFebruary2013toAugust2016inourhospitalwereretrospectiveanalysis,andthecorrespondingtreatmentaccordingtothepatientcondition.They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AandB,eachwith80cases.GroupAwastreatedwithsmallincision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andgroupBwastreatedwithphacoemulsification.Thepostoperativevisualacuityandthenumberofcomplicationswererecorded.Basedontheabovefindings,wecomparedtheclinicaleffectsofcataractsurgerywithsmallincision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andcataractphacoemulsification.Resultsaftertreatment,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visualacuityrecoveryandthenumberofcomplicationsbetweenthetwogroupsofpatientswithAandB(P>0.05).Conclusionsmallincision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andcataractphacoemulsificationhavelittledifferenceinclinicalefficacy(P>0.05).

Keywordssmallincision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phacoemulsification;cataract;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大,白内障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多。要想使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可行的方法。近些年来随着医疗设备及临床手术方法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多种治疗白内障的方法,目前临床使用较多,且患者预后较好的为超声乳化术,但是该种术式所需的费用较高。而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是一项全新的改良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主要采用了小切口、手法娩核等方面的技术,手术快捷安全、疗效好,适用于基层医院的开展。目前,在临床上有部分学者报道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的远期临床效果相当,且术式操作相对简单,患者所需承受的经济压力也较小[1]。为了进一步比较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笔者特进行本次实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8月经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一系列眼部常规检查,确诊为白内障。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各80例。A组男37例,女43例,年龄43~71岁,平均(58.1±4.3)岁;B组男39例,女41例,年龄45~68岁,平均(57.5±5.1)岁。A组使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B组经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两组术中常规植入人工晶状体。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3d对这些患者用抗生素滴眼液滴术眼和术前30min术眼散瞳并冲洗结膜囊。A组患者的主要操作是:采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B组的主要方法是:用超声乳化术碎裂乳化患者晶状体核。A、B两组术后采取的用药、护理相同,无较大差异。

1.3观察指标

A、B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统计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发生并发症,如眼内压升高、角膜水肿、眼内炎、角膜内皮的损害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1周、3周的视力恢复情况比较

经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治疗后临床效果差异不大(P>0.05)。

2.2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并发症比较

治疗后A组与B组眼内压升高、角膜水肿、眼内炎、角膜内皮的损害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作为目前人类最易致盲的眼科疾病,白内障很大程度上危害人类健康。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常规大切口手术术后并发症多发,因而白内障治疗一向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评价白内障手术质量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术后散光程度,手术切口越大,越容易散光[2]。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不同于常规大切口手术的最大特点是它切口较小,无需缝线。借助手术显微镜操作,排出混浊的晶状体核,吸出皮质,把晶状体后囊留下,视力在术后恢复明显快于常规大切口方法。其优点是切口小同时在人工晶状体植入时对于眼内组织的损伤较小,术后视力恢复也较快,术后愈合也快,在眼压控制上,能够有效地控制眼压,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该种手术方式不受晶状体硬度的限制,该种术式不需另外添加仪器,更加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有较大的实际操作价值[3]。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通过超声波粉碎晶状体核,然后将其吸出,吸出物中含皮质物,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可植入人工晶状体;其优点是切口小、安全、手术快,一般情况十几至20min即可完成,恢复所用时间少;对硬核白内障小切口术式术后视力恢复与超声乳化术式相当。有研究报道[4],超声乳化组的术后第1天视力好于小切口组,这与本研究对象全是Ⅳ级或Ⅴ级核患者有关,也与手术技术有关。超声乳化术若是碰上Ⅳ或者是Ⅴ级硬核的患者,为了完全粉碎硬核,需要延长乳化的时间、提高超声的能量,这一系列措施极易造成角膜内皮组织的损伤,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失程度重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处理硬核白内障时超声能量大,易出现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术后角膜水肿较重;另外超声乳化引起的术后角膜水肿也对早期视力恢复产生一定影响。两种治疗方法切口都较小,容易恢复,而且术后散光程度较低[5-7]。

本文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方法治疗1~3周后的视力恢复情况、临床效果差异不明显。这两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对于不同等级晶状体核的患者要根据程度、症状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而定,采取创伤最小、费用最少,又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并发症方面,经超声乳化术治疗后,眼内压升高人数比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组稍高;角膜水肿人数略小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组,眼内炎、角膜内皮的损害两组都无明显差异;由于Ⅳ级以上晶状体核患者若使用超声乳化术治疗,需要较大的频率,引起角膜内皮损伤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治疗,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则可以使用,比较方便,而且效果相近。由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操作技术不断进步,超声乳化仪及人工晶体等快速发展,超声乳化手术已成为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流技术[8,9]。但超声乳化仪价格昂贵,对于基层医院近几年还难以普及,且掌握超声乳化技术有一定难度,掌握不好容易发生并发症。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所需器械简单,只需加用注水圈套器、可选用碎核器、三角形乳化专用刀;操作简单,易掌握;不会发生超声乳化的热损伤作用;容易控制,对于硬又大的Ⅴ级核,可改为大切口摘除;同时还具有超声乳化术的优点[10,11]:①切口小,术中安全性好,前房易保持,术后可不缝,节约时间;②愈合快、散光小、视力恢复快。因此,无论是从术后视力还是散光,两种手术方式均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两者相当。

综上所述,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疗效相近,对于不同等级晶状体核的患者应使用不同治疗方法,使患者既无痛苦,又能快速恢复,节省时间,并减少所需费用。

参考文献:

[1]姜淑敏,韩琪.白内障手术方式及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与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9):1388-1390.

[2]李淑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4):696-698.

[3]任洁.硬核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J].国际眼科杂志,2008,8(9):1949-1950.

[4]李春龙,王文华.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9):46-47.

[5]潘绍新,范峰,王晓红,等.两种手术方式在青光眼术后硬核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对比研究[J].临床眼科杂志,2010,18(6):541-543.

[6]罗光辉.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36-37.

[7]熊祖国,董晓明,李财保.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5):48-50.

[8]魏捷,蒋华.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新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8,8(10):2092-2093.

[9]叶红,邓婷,陈红艳.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58例体会[J].广东医学,2010,31(6):776-777.

[10]陈应兰,鄢秀菊.表面麻醉下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J].国际眼科杂志,2008,8(1):144-146.

[11]张艳芳,李诲.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J].国际眼科杂志,2008,8(8):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