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制改革的看法和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电力体制改革的看法和建议

陈聪1李春樘2牛洁3李自宏4

(1.云南慧能售电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02;2.云南阿楚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02;3.云南阿楚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02;4.云南阿楚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02)

摘要:电力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与国家经济建设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电力行业的发展,为了能够使电力行业有效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有关政府部门经过缜密的思考明确提出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因此有关电力企业需要响应国家的政策逐渐完善电价改革,尽快的梳理好煤电价格的关系。在改革的过程中,电力行业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使电力行业获得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建议

1电力体制改革发展背景

一是经济增速放缓。中国GDP的增速自2011年的18%降低至8%,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换挡期,支持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劳动力、资本、生产率发生了变化。其中,人口红利正在缩减,改革带来的效率提升空间缩小,海量投资积累了过多的后遗症。因此,高投资、高增长的旧常态已经不能延续了,对电力体制改革提出新的需求。

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正从主要依靠物资资源消耗转变为科技进步和创新。这种转变对供电的安全、稳定、可靠,以及电力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造成电网企业收入及盈利面临不确定性,难以通过简单加大投资的方式来满足更高的服务要求。因此,这就要求电力行业从规模式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

三电力改革是国家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方面。2014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包括电力体制改革在内的能源体制改革。2015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开启新一轮电力体改革,旨在降低电力成本,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促进节能环保体,建立一个“有法可依、政企分开、主体规范、交易公平、监管有效”的电力市场体制。

2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

电力体制改革选择市场化改革方向,既有技术变化上的原因,也有理论指导思想的变化,还有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从技术角度来说,电力技术的发展使得原来被认为是自然垄断的领域不再具有垄断性,或者自然垄断属性已经弱化,因而可以引入竞争机制,由市场来配置电力资源。从理论角度来说,70年代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失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人们改变了对自然垄断产业需要政府进行强规制的传统观念,发现和市场失灵一样,规制也会失灵,因而掀起了一场放松规制,减少政府干预,尽量发挥市场作用的运动。从现实需要来说,国有垄断和政府规制造成的电力产业低效率和高电价越来越凸现,成为各国消费者要求电力改革的基本动因。

总之,在新技术取得突破和新的经济理论指导下,结合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变长期以来政府干预推动电力产业发展的模式,让市场竞争来提高电力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市场化改革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

3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3.1电企垄断现象严重

从我国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电荒事件频繁出现,有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尽快实现电力改革,而且电企垄断现象非常严重,长期以来电网企业都是统购统销的经营模式,从而赚取丰厚的中间差价,很少有民营资本能够在当前的环境中进入电力行业中且生存。在当前的垄断状态下,电网企业拥有着绝对的权力,不仅是在电力生产方面,销售方面也是如此,而且能够影响电价,从这个角度来看,垄断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作用,更是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尝试推行电价听证制度,目的是能够根据群众的意见决定电价的涨幅,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逐渐放弃这种想法。

3.2电价市场的效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在我国的电力行业中,不论是电力的生产,还是电力的销售,全部都需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把控,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均由国家发改委调控,市场的效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这样的市场僵局下,电力生产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整。电力企业的一切活动主要是为了用电者服务,但是由于市场效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能及时掌握市场的实际情况,用电价格与此存在出入,导致双方不能实现正常的市场交易。同时不仅销售电价不能得不到及时的调整,而且上网电价也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整,限制了价格机制的发挥,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电力资源,造成了市场分配的不均衡。正是因为以上的原因,导致部分地方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严重的亏损,使其他企业撤出投资,从而出现用电慌的现象,更是限制了电力企业改革,使其不能顺利的实现改革目标。

4推进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建议

从改革至今,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新进展:(1)基本完成了电力工业内部的重组,有效的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和中央层面电力主辅分开,电力企业的法人地位从此确立下来。(2)在市场化改革中,电力企业不断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从而在发电领域形成了一种竞争的态势,另外还在电力企业内部设置了区域电网竞价上网试点,大用户可以直接进行交易试点工作。(3)电力市场化改革下,电价改革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不仅提出了分环节电价实施的方法,还提出了峰谷电价、脱硫电价、差别电价等相关的政策。(4)电力企业还确立了有效的电力市场监管体系,不但建立了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和分支结构,还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了电力市场主体的自我约束和信息公开,提高了电力监管工作力度。在一定意义上为了促进电网的健康有序发展,我们来对电力市场化改革建议进行分析。

4.1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并选择借

总体来看,在电力工业的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建立竞争性的电力市场还是一件新生事物,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各国的电力市场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国内外电力发展的经验也一再证明了,实行市场化改革是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直实行垂直一体化管理的中国电力,可以适当地借鉴英国或智利的发电、输电、配电相分开的做法。

4.2进一步完善电力监管立法、健全法制以推动改革

要树立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平衡和谐;因地制宜,区域与整体协调发展;社会公共性理念等新的立法理念,加快电力立法,并且在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保持同步,使得整个电力市场有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结语

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当前电力行业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深化改革,那势必会对电力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电力企业的运营方面,企业应该把握机会,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调整发展策略,逐渐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扩大自身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在电力企业的盈利模式方面,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利益,从而立足于电力市场。

参考文献:

[1]臧宁宁.电力体制改革下售电公司如何搭建市场营销体系[J].中国能源,2016,38(04):44-47.

[2]刘斌.浅谈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的影响[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4(11):160-163.

[3]朱成章.我国新电力体制改革酝酿过程的回顾[J].中外能源,2013,18(02):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