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损信息化统计中数据质量管控机制及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线损信息化统计中数据质量管控机制及实现

伉沛如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南供电分公司天津300201)

摘要:数据质量管控机制的建立及实现要注重方法的有效性。为准确分析线损的实际情况,需要借助计算机对线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统计分析中需要对数据进行质量管控,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关键词:线损;信息化统计;数据质量;管控机制;管控方式

引言:

电力产业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而对于电网线损的有效管理可以体现出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对线损进行有效控制是电力传输和营运部门的工作重点,线损管理有利于节约能源、提升效益。随着电力企业线损管理信息化统计的实现,产生了数据质量问题。线损数据需要保证质量,因此需要针对数据质量建立必要的管控机制,消除数据采集存在的数据缺失、格式不统一等问题。

1.线损数据质量管控的必要性

在电力输送中会存在线损,线损的存在会造成电力资源的损失,线损与多种原因有关。由于输电线路存在电阻,电阻会导致电流在移动中产生热量,因此电能被转化为热量产生了损失。产生线损的原因还和人为因素有关,电力企业如果对电力设施缺乏必要的管理也会发生线损。电力用户在用电时如果有偷电行为,电力设施有漏电现象,电表的计量有误差,也会引发线损。引发线损的原因还有磁场的作用,电和磁存在相互的作用,磁场会对电产生干扰作用,导致线损的发生。

线损的种类包括:实际线损是电力输送中实际产生的损失;理论线损是通过计算得出的。理论线损的计算省去了许多影响因素,所以理论线损难以保证准确性,会与实际线损存在差距,但理论线损具有参考价值;经济线损是电流传输产生的最低损耗,由于线损无法消除,所以最低的线损称为经济线损;管理线损是由于管理原因产生的线路损失。

用电信息统计系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借助系统可以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分析。用电信息统计系统先要对电力用户的用电数据实施采集,然后借助网络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营销部门可以全面掌握用户的用电信息。用电信息统计系统由于可以检测用户电量的使用情况,因此可以发现供电环节中存在的损失,电力部门可以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降低线损,提升线损的控制效果。用电信息统计系统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完成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可以将电力用户的负荷、用电量等各类用电信息传送到控制系统,系统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再通过专用的数据通道为终端管理提供数据服务,可以实现供电和用电之间的双向互动,营销管理方式发生了改变。借助用电信息统计系统,电力企业可以有效地解决线损问题,提升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线损数据质量管控的措施

2.1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有利于提升线损管理的整体效果,因此数据对于线损管理的质量至关重要。借助用电信息统计系统对线损实施管理,要注重对数据进行强化管理。强化数据管理可以从多方面入手:一是要注重数据采集系统的管理,采集到的数据要保证真实可靠。数据采集是实施线损管理的基础,如果数据采集存在误差,会直接影响到线损管理的效果。由于数据的分析会受到影响,线损管理难以保证效果。因此系统管理人员要对收集到初始数据进行必要的核对和筛查,这样可以保证信息的利用价值;二是要强化数据的管理。收集到的数据要注意保存,历史数据可以成为后续管理效果的评价依据。为了强化数据管理的效果,要定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三是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电力企业要积极利用好各类新技术,用电信息统计系统要注重系统维护,必要时要进行系统升级,技术上的先进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有利于提升线损管理的效果。

2.2完善相关的数据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对于线损数据管理需要有相关的管理制度,制度上的完善有利于保证线损管理的效果。在进行体制完善时,电力企业要结合线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人员的实际状况,合理安排工作,这样可以有效发挥人员的潜在优势,还可以提高线损管理的效果。管理制度要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并且还要定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以增强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管理人员对线损数据的管控。线损管理还可以借助信息系统提升管理的效率,使各类信息快速传递,提升信息的时效性。此外还要注意完善相关的管理流程。在线损发生变化时,要对设备或线路实施维修或更换,要有配套的工作流程,维修人员依据流程完成相关的操作,可以提升线损问题的处理效率,降低线损产生的损失,提高线损管理的整体效率。

2.3数据监控维护体系的完善

用电信息统计系统数据的管理,系统的稳定性特别重要。系统在运行时容易发生各类故障,发生故障后会影响到线损管理的效果。所以针对线损管理要有配套的监控维护体系。为了保证线损管理的实时性,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用电信息统计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主站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主站包括了各类服务器和网关通信设备,所以要特别关注主站的运行情况,通过必要的监控,以保证主站的可靠性。

2.4提高数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管理人员是保障线损数据准确的直接因素,在保证线损效果中发挥主导作用,提升线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及时发现线损管理中潜在的问题,可以分析出直接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升了线损管理的效果。所以电力企业要注重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管理人员强化培训,针对线损问题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强化管理人员对线损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可以提升管理效果。

2.5其它降损的措施

线损虽然是难以避免的,但是通过强化管理可以将线损数据影响控制到最低。借助用电信息统计系统可以对历史用电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发生线损较为严重的区域,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于线损严重的区域,要考察实际情况,分析线损较高的原因,由于区域的差异,线损数据偏差的发生原因存在差异。如果线损数据偏差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电流平衡率存在问题,就要检查变压器的运行情况,确认变压器的工作状态,电流平衡率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利于降低线损。如果线损是由于线路不合理,就要对线路实施整改。在实施降损时还要有相关的评价指标,借助用电信息统计系统可以分析出指标的变化情况。对于降损时还需注重细节管理,比如加强用电线路的管理,杜绝*偷电漏电现象的发生。此外,降损还要注重技术上的进步,技术更新可以提升采集系统的检测质量,并保持采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可以确保线损的管理效果。

3.结束语

线损发生在电力输送环节,由于线损的存在导致电力资源的浪费现象,所以要对线损进行有效控制。用电数据统计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可以全面了解用户的用电信息,从而可以提升线损的控制效果。借助用电数据系统,建立数据质量管控机制,从而增强对用户的用电管控,完善偷电漏电的管理办法,优化数据监控的运行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线损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鑫,方艳丽.智能电网的挑战性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7):125—126

[2]陈明哲,郭士方.电网线损率评价方法[J].中国电力,2016(8):174—175.

[3]黄吉盛,沈萍.基于低压台区的抄表及线损管理方案的研究[J].华东电力,2015(9):121—122.

[4]董晓丽,孙惠玲.省/地/县一体化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