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电力改革对电网企业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新一轮电力改革对电网企业的影响分析

李传靖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湖北武汉430013

【摘要】近来,看似沉寂多年的电力改革重新加速,新出台的改革试点方案又一次引发了各界关注。电力体制改革涉及各方面的利益整合,电力市场格局必将重新划分,电网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此轮电力改革?本文管中窥豹,或见改革方向之一斑。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改革对电网企业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为电网企业应对策略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分析报告;电力改革;政策解读

新一轮电力改革,从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从已公布的文件来看,电网企业无疑是本轮电力改革中遭受冲击最大的一方,本轮改革剥离掉了电网企业的定价权、定量权和交易权,使得电网企业由电力的贸易商(统购统销)转型为电力物流商,其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等也将发生根本改变。

1对电网企业的影响

1.1对管理模式的影响

其一,“块状”管理力度增加,“条状”管理力度减小。地方政府(主要是省级)对供电公司的管理权限扩大,一是对输配电价(省内传输)具有监审权;二是对企业收入具有核定权;三是对输配电网投资建设具有审批权;四是可以对企业制定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与此相对应,国网公司对省级公司的管理力度将会缩减,比如无权单独决定电价、员工薪酬,电网投资等等。

其二,交易和调度机构的管理重心改变。电改后,交易机构和调度机构将会相对独立于电网企业,有望获得更大自主权。交易机构面向整个电力市场,平等对待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和大用户,为各市场主体提供电力交易服务,在交易公正性、流程规范性等方面将大大加强。调度机构也将一改服务电网安全的单一工作目的,在保证电网安全的基础上,根据交易电量来进行电力调配。调度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其经济性和技术性作用凸显。

其三,投资和成本管理日趋严格。由于输配资产投资大,回收期长,如果折旧不能计入准许成本,则会给电网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负担。另外,投资将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审核与监督,输配电项目资本预算和运维成本管控将成为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电网企业“放手花钱”的好日子行将结束,“量入为出”的紧日子即将到来。

1.2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其一,企业收入大幅下降。现有业务模式下,两大电网企业的销售电价实行政府定价,电力的输配售几乎均由电网企业“统购统销”,使得电网企业售电收入额巨大。新电改方案实施后,新的输配电价由政府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分电压等级核定,输配电价中已经不含购电成本,即使加上存量配售电业务,电网企业的营业收入必然有较大幅度地降低。

其二,成本结构明显变化。在电网企业的成本费用结构中,一般来说,购电费用占80%左右,固定资产折旧等相关成本约占10%。新电改方案实施后,电网企业只收取过网费,购电成本的大幅减少,而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折旧、检修运行费用等比重会大幅增加,将会成为以后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

其三,盈利难度有所增加。现有业务模式下,电网企业利润来源于售电收入减去相关成本费用。新电改方案实施后,电网企业除垄断输电业务外,其他业务都要引入竞争。盈利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业务领域的缩减使利润总额相应减少。

其四,现金流量不再宽裕。目前电网企业在电力营销链条中处于强势地位,有能力做到对发电企业购电的滞后支付和对用户电费的预收。电改后,电网企业的现金流总量将下降(因为营业收入大幅下降),无法占用对发电企业的购电费,由于竞争的存在,旗下售电公司向用户预收电费也存在难度。

1.3对经营方式的影响

其一,输配电业务更加关注成本。在成本加收益管制模式下,电网企业的准许收入由准许成本、准许收益和税金构成,准许成本包括折旧与运维费用。其中折旧费占比约40%,是决定准许成本高低的关键,在一体化垄断模式下,高折旧(折旧年限短,设备更新快)、高摊销的做法可以促进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居高不下的成本则用垄断利润来掩盖,现在垄断利润没有了,唯有通过延长资产折旧年限、提高设备使用率和控制运维费用来摊低成本,维持企业正常运转。

其二,售电业务面临多方竞争。新型售电公司的成立,必然会抢占优质电力客户的市场,电网企业的市场份额必将减小,市场占有率接近甚至达到100%的神话将会被改写,取而代之的是售电公司间的竞争。

1.4对企业员工的影响

其一,员工收入相对固定。新近发布的《输配电定价成本核定办法》中规定,电网企业工资总额参照监审时前一年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关国有企业工资管理办法核定,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职工工资相对固化;二是工资总体水平不会太高。

其二,员工流动性增加。一方面员工收入稳定有余而比上不足,收入大幅递增的预期落空。另一方面,新型售电公司人才的重要来源就是电网企业,必定会通过给予高薪、高管岗位等手段来挖人,电网企业人才流出将不可避免。

其三,培养复合型人才难度加大。电改后,交易、调度等机构独立性加强,调度、输配电与售电营销三者基本分离,员工在上述单位之间调动难度加大,不同专业之间技能隔阂更大、收入差距也将增大,员工调动到新单位的意愿减退,发展空间明显受限。

2电网企业应对策略及建议

2.1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

其一,启动资产清理与成本核算工作。开展新一轮“清产核资”,厘清输、配、售不同环节的资产,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在输、配、售环节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成本核算方式,为下一步输配售分离做好管理准备和财务准备。

其二,开展投资策略研究。强化投资效益意识,提高设计深度,优化项目方案,充分考虑设备选材使用寿命和后期维护费用,降低投资成本,确保投资项目能够通过政府监管部门的审核并能获得合理的预期回报。

其三,加大对重要岗位人才的关注力度,在尽可能提高其待遇的基础上,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同时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储备人才,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人才流动加快的局面。

2.2潜心关注市场新机遇

其一,全力争夺新增配售市场。电改后,电网企业仍将是新增配售市场最有力的争夺者,完全可以凭借事实的垄断地位,将潜在的新增市场尽快变为存量市场,同时积极布局未来的新增市场。

其二,尝试进入公用事业领域。9号文指出,新的市场主体能参与售电竞争,那么同理,电网企业(主要是旗下的售电公司)同样可以进入水气热等公用事业领域,扩展市场空间,与其它市场主体展开竞争。

2.3认真研究客户新需求

其一,电力专业服务前景乐观。电网企业旗下售电公司的专业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需求侧管理与检测、电力合同管理以及用电咨询等专业服务。

其二,电力增值服务空间巨大。电网企业可以通过专业化管理,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信息挖掘服务,可以为用户的电力消费提出节能降耗合理化建议等。这类增值服务的扩展空间巨大,将成为今后电网企业售电侧的核心竞争力。

其三,智能电网服务方兴未艾。售电业务的放开,将是潜在的互联网入口资源,“互联网+电改”必将创新现有售电服务模式,售电公司将会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建立电力终端消费的新生态,如在手机APP上推出家庭电费管理,智能家居控制应用服务,为用户提供定制的电力套餐服务等。

3结束语

我们身处变革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因此,对新一轮电改应有正确认识,无需杞人忧天,但要积极应对。在电改的驱动下,电网企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主动应对,提前布局谋篇,才能为企业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纪鹏.大船掉头—电改十八年反思与展望[M]东方出版社,2015-07

[2]解读新电改:售电领域放开尚需时日[J]能源,2015-07-22

[3]王璐.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现雏形[N]经济参考报,2015-07-10

[4]龙成凤.新电改对电网企业冲击大,影响电网企业财务管理[N]中国能源报,201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