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症36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1

揿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症36例

张勇1陈万辉赵艳琼蒋锐亿梁艳龚正寿*2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康复科

摘要:评价揿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集的38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进行揿针治疗,揿针治疗隔日一换,一般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如需再次治疗,休息2日,再行下一疗程,共治1~3个疗程。结果:对38例揿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论:38例病例,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愈率44.70%,总有效率94.70%,无效率5.30%。结论:揿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全身疼痛症状,减轻患者焦虑状态,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方法简单,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Syndrome,FMS)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中医并无FMS的命名,大多数学者将其归于“痛痹”“肌痹”及“周痹”等范围。认为其病机由肝郁脾虚、风寒阻络、气血亏虚所致,并与体质、情绪、气候及生活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笔者自2015年采用揿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8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中,男5例,女33例;年龄32-62岁,病程最短30天,最长90天。全部病例均经实验室、CT等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

2治疗方法

揿针治疗取穴:肝俞、脾俞、膈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阿是穴。常规消毒,进行埋针,隔日一换,留置期间每隔3~6小时左右按压埋针部位1-2min,以加强刺激,增强疗效,一般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如需再次治疗,休息2日,再行下一疗程,共治1~3个疗程。

3疗效评价

治愈:治疗1-3个疗程后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全身无明显压痛点,疼痛症状消失,焦虑症状减轻,睡眠质量明显提升,随访2月后无复发。显效:治疗1-3个疗程后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全身压痛点明显减少,纤维肌痛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改善,随访2月后无复发。有效:治疗1-3个疗程后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全身压痛点减少,纤维肌痛患者疼痛症状缓解,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改善,随访2月后无复发。无效:治疗1-3疗程症状未见好转。

4治疗结果

治疗1-3个疗程后,38例患者中,38例病例,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愈率44.70%,总有效率94.70%,无效率5.30%。说明揿针能有效缓解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全身症状,疗效显著。

5讨论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以大范围慢性肌肉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其病理生理至今仍不明确,因此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也较局限。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广泛肌肉骨骼疼痛,特殊部位有压痛点,除“压痛点”之外,别无客观体征。因此该病不仅治疗选择不易,疗效评定也颇为困难。目前的治疗主要致力于改善睡眠状态、减低痛觉感觉器的敏感性、改善肌肉血流等。而疗效则主要根据治疗前后压痛点数目及症状的变化而判定。

中医并无FMS的命名,大多数学者将其归于“痛痹”“肌痹”及“周痹”等范围,但目前多认为将其归于“周痹”更为合理[4-6],认为其主要病因分为外因及内因,其中内因是素体虚弱,脏腑亏虚,正气不足,阴阳失调所致,而又以肝脾肾亏虚为主,外因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内侵,其主要病机为禀赋素虚,阴阳失调,气血不足,营卫不和,或者肝郁脾虚,以致风寒湿热之邪乘虚内侵而致病。?

揿针,作为一种新型的针灸,其疗法自古有之,《素同·离合真邪论》有“静以久留”的刺法。揿针是持久留针的一种发展。针埋入皮下后,可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刺激,达到解表散寒除湿、疏肝健脾、活血通络、补益气血、交通心肾、温阳散寒通络之效,从而达到止痛、安神的目的。同时,选取穴位肝俞、脾俞、膈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内关、阿是穴能达到疏肝解郁,健脾益气之目的,气旺血盛,周流于全身,则“周痹”之疾可望得愈。因此,揿针对慢性顽固性疼痛及长期失眠焦虑有特殊疗效,在不影响患者活动下给予患者持续性的刺激和治疗,相对于传统针灸固定模式及西药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4]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纤维肌痛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8):559-561.

[5]张友贵.针刺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1):19-20.

[6]胡显锋,李烨.纤维肌痛综合征治疗概述[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