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活动德育”的思考与践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职高“活动德育”的思考与践行

陈海勇

陈海勇(温岭市太平高级职业中学,浙江温岭317500)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3-0000-02

摘要:实践证明,中职学校科学有序地开展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是解决学生感情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的有效途径,是寓德育于实践活动的最佳手段。本文就中职“活动德育”生成理念、构建策略进行了探析,并总结了中职开展“活动德育”时需要注意问题。

关键词:职高;活动德育;背景;策略;问题

行为科学的理论研究认为:人们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在某一层次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激励人们向更高层次进行追求。有人把人们的需要划分为五个等级,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些物质方面需要基本得到了满足。如何进一步满足学生的感情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已经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教育工作者首位。实践证明,中职学校经常开展满足学生道德发展需要的,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是解决学生感情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的有效途径,是寓德育于实践活动的最佳手段。

一、生成“活动德育”的理念

1.了解和把握职高学生思想现状。

相对于普通高中,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个性发展参差不齐。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动机有三类:一是自愿的,即学生乐意在职业学校学技能;二是无奈的,由于升学考试成绩不理想未被普高录取,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到职业学校学习;三是混混的,可能家长工作太忙而疏于对子女管教,又不想让子女过早踏人社会,学生抱着“混混”的态度来到职业学校。这些学生无论在文化素质,还是在思想行为上同普高生相比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分析职高学生的思想行为有六个特点。一是以自我为中心,控制能力差,感情脆弱,易冲动。违纪频率增多,管理难度增大。二是学习上多自卑。部分学生认为,“我这种水平了,还能学好吗?”“我还能升大学吗?”思想有顾虑,自卑感较强。三是普遍存在厌学现象。有“读书无用论”、“知识无用论”思想,认为学好学坏无所谓,不专心读书,偶尔逃课逃学,还喜欢无事生非。四是有早熟倾向。部分学生过早涉足社会,交往过多“朋友”,存在“好玩就是幸福”思想,还受不良影视作品影响,谈情说爱,影响学习。五是信奉和传承亚文化。个别学生否定和低毁主流文化,或者表示不屑与嘲讽,从而在获得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自我肯定的同时,表达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叛逆。

2.“活动德育”理念的生成。

“活动道德教育模式”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模式探讨”为核心的课题。“活动道德教育其实质在于认定活动——个体的自主活动既是道德教育的目的,又是道德教育的手段”。学校、班级应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的特点,把活动或实践道德生活作为德育追求的目标,教育者应以活动作为学生道德发生、发展以及道德之个体意义实现的源泉来理解,并作为促进道德发展的手段加以运用。

二、中职“活动德育”开展策略

1.更新理念。

中职德育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中职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将正确道德认识见之于行动的人,学生的道德行为必须要通过各类活动来培养、检验、巩固和发展。实践活动是学生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和动力,是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进而实现自我教育的基础。在实施活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活动为载体,在开展各类学生喜爱的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学生思想情感在活动中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促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不断提高其需要的层次。

2.科学整合“活动德育”项目内容。

在选择活动内容时首先贯彻兴趣和需要原则,因为必要的训练在人们自愿接受时比没有这种内心接受的心情要有效得多。德育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的任人塑造的对象;应当是积极的参与者,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受到教育。

针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开展各各种活动,例如两年来,我在上课之余,组织各班举办了以下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展示了才华,熏陶了情感;此类活动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参与,这样,德育与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活动结合起来,德育之功效就会得到升华。

3.组织各种团体,丰富校园生活。

学校要给学生开辟一片天地,校园的生活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组建师生社团是一个好方法,既锻炼了才智又培养了健康思想。例如:在上一学期,我们根据学生的需要,组建“篮球队”、“足球队”、“乓乒球队”、“AUTOCAD兴趣小组”、“舞蹈兴趣小组”、“环保兴趣小组”。通过各兴趣小组的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把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放在首位,不断开展和探索学生所喜爱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整个班级充满正义、和谐、文明、健康向上气息。

4.开展“亲近自然,超越自我”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阳春时节,草长莺飞,百花盛开,万木葱茏。组织师生到实践基地开展“亲近自然,超越自我”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自然的气息、超越自我的快乐。

“亲近自然,超越自我”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是一项常规的实践教育活动,学生在实践中接受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锻炼动手能力,陶冶美的情操;在实践中感受老师之恩、同学之情;在实践中产生责任意识。去年4月份,我们组织学生来到了美丽的“玉环农业观光园”。在那里,同学们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通过科技制作、拓展训练、认识农作物、饲养小动物等,把知识与能力完美地结合起来。为了深化活动的内涵,活动后让同学们纷纷书写实践体会,进一步折射收获的快乐和满足。

5.开展“以孝为先”的系列活动。

古人云:不积圭步无以至千里。感恩美德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系列化教育活动。逐步深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孝心是感恩教育的先导。围绕孝敬父母,敬重长辈,展开主题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培养学生向上、向美的快乐生活态度;知恩报恩,多为社会作奉献,这也是感恩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系列活动主题是走向社会前的心理引导,行为训练及纠正,旨在使学生完成由学校人向合格公民的角色转变。去年11月份,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风景点:长屿峒天。在观赏奇特景观的同时,我把班级带到了刻有二十四孝的壁画前,让全班同学感知中华民族的美德—--以孝为先。

6.“公益公德”积分教育。

“公益公德”积分教育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完善,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提升整体素质,立志成为志向高远、品德高尚、气质高雅、能力高强的优秀中职生。例如:开学后的第一节课,我就对各班学生强调: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不践踏草坪,爱护花草树木;不损坏公用设施(如路灯、话亭、公共厕所等),不乱写乱画;拾金不昧;见到陌生人有困难能主动帮助,尤其是盲人、老年人、孕妇等,在汽车上能主动给他们让座,能牺牲自己的时间为他们带路、送东西等;尊重社会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进营业性网吧、游戏厅,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打架斗殴,言行举止文明,树立良好的如东中学生形象;不闯红灯;耐心倾听他人说话,不打断别人说话;尽个人能力关爱社会,关注公益慈善事业;关注人类、社会、环境;热爱和平。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完善,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提升整体素质;立志成为志向高远、品德高尚、气质高雅、能力高强的优秀中职生。

三、中职开展“活动德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求作为德育工作主要实施者的全体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构建全员德育网络。

2.活动开展时要做到“四走进”。一是走进学生中去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二是走进学生的问题中去帮助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三是走到学生的心里去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四是走到学生的感受中去理解学生,成为学生良师益友。通过走进学生,用教师的言行举止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的坏习惯逐步消除,好习惯初步形成,德育工作成效逐步显现。学生已习惯于主动打扫卫生,习惯于说文明用语,习惯于在人际交往中理解、宽容,用爱心去面对周围的世界,升华自己的人格魅力。

3.活动项目内容应该贴近学生,贴近时代,富有地域特色,能充分激发学生共鸣。

参考文献:

[1]邓小燕;“道德滑坡”还是“道德爬坡”———论社会转型期青少年道德的进步和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J];2006年02期。

[2]章剑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