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沈张花王柳柳(通讯作者)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200)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患有慢性心衰的老年患者按护理方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我院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方法,比较这两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效果较显著,使患有老年慢性心衰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上升,使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得到满足,并且护理质量也得到提升,其护理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老年慢性心衰;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207-02

目前,临床上患有慢性心衰的高危人群主要是老年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由于患病的时间比较长,而且病情反复发作,因此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调养,从而导致患者的肢体活动不能自由活动,受到限制[1],患者体内的血流速度由于受到影响而减慢,导致血液的黏滞性得到了一定的增加,进而使老年慢性心衰的一些相关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从而诱发出一系列的并发症,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拖延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并且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所以,我院选择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这段时间内入院的5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中的25例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并得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入院的5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来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患者均是25例,每位患者对本次研究都知情,并且也签订了同意书。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在70~86岁范围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70~86岁之间。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护理者遵从医嘱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具体操作为:

(1)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患病的时间比较长,使他们对治疗丧失了自信心,并且他们心里还产生了焦躁忧郁的不良情绪,从而使患者的病情恶化下去,进一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遭受比较严重的影响,为了减轻患者心理的负担,护理者应该和患者多进行沟通交流,不断鼓励他们要克服心理负担,激起他们治疗的信心,努力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对他们提出的一些与其疾病有关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让患者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治疗。

(2)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患有老年慢性心衰的临床患者有时会出现气喘、水肿等一些症状,因此要求护理者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的床头高度做适当的调节,使患者处于半坐状态或者是半躺式体位。

(3)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护理,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将患者放在舒适的病房中,并且要保持病房中的温度处于25℃左右,一定要保持病房中的清洁,把病房中的通风工作做好,确保病房的干净卫生,也要维持病房的安静。

(4)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之前,护理者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其疾病带来的危害,并要求患者掌握其疾病的预防措施,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者要向患者讲清楚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的作用疗效由此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治疗的依从性。

(5)对患者进行吸氧护理,一般采取鼻塞吸氧,如出现氧饱和度偏低等情况可使用面罩吸氧,所有管口要使用无菌纱布将其包住,当患者进行吸痰的时候其可以将患者的背部轻扣住。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需依照患者实际情况设定呼吸频率。

(6)观察患者的病情,有些患者的症状不是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要对患者的体温、呼吸音等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发现患者的病情发生恶化,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的标准依照WHO的标准来评估[2],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复到Ⅰ级或Ⅱ级及以上的表现为显效;患者的心功能恢复至Ⅱ级并达到了标准或者恢复了Ⅰ级,表现为有效;对于没有达到以上这些标准的,表现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之后,比较患者采取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如表所示。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0%,比较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有显著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讨论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习护理专业的人不断增加,临床护理这项工作逐渐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之前的护理工作主要是输液、给患者拿药等,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需要,社会的热点问题主要指向人性化服务[3]。临床上许多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其最终表现通常为老年慢性心衰[4],为了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这表明对患有老年慢性心衰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身体、心理等方面的不适症状得到有效降低,并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得到很大提高。通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两个研究结果证明了以上所得结论的真实性。总而言之,舒适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工作[5],其核心主要是患者,其目的主要是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端正治疗态度,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一切护理需求[6]。通过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工作之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地态度,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董丹萍,姜重燕,马莉.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87:196-198.

[2]叶芹.舒适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观察与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5,24:77-78.

[3]张燕.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5):134-136.

[4]杜淑娟,孙梅.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22:145-146.

[5]黄萍鹏.老年慢性心衰护理中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11:105-107.

[6]韦亚楠.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2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