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1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张艳彬

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平人民医院护理部150000

【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加以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6月~2018年03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31例):选择基础护理方法完成;观察组(31例):选择基础护理+综合护理方法完成;最终就两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显效率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显效率(61.29%)对比,观察组(96.77%)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提高护理显效率,促进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情康复。

【关键词】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疾病患者在合并患有股骨颈骨折疾病后,会使得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危害,临床需要展开手术治疗。期间配合展开围手术期护理,以对患者的手术疗效以及术后康复做出保证具有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将确定最佳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疾病患者在合并患有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干预,以此凸显综合护理方式应用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06月~2018年03月收治的62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3岁~75岁,平均年龄为(68.92±2.35)岁;糖尿病病程为11年~22年,平均病程为(16.39±2.39)年;观察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65岁~79岁,平均年龄为(68.99±2.36)岁;糖尿病病程为12年~23年,平均病程为(16.42±2.49)年;此次研究均获得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对于知情同意书,所有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以及家属均完成签署;对两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对比,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进入医院后,研究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期间,对照组:选择基础护理方法完成;观察组:选择基础护理+综合护理方法完成;对于对照组,主要介绍手术方法以及手术配合要点等完成;对于观察组:

1.2.1对患者给予手术前护理

护理人员就合并症患者情况,合理完成健康食谱创建。要求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将运动量减少;采用双胍类降糖降脂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2]。

1.2.2对患者给予手术后护理

护理人员针对合并症患者在护理期间,需要通过心理辅导,将患者紧张情绪进行缓解,就手术成功等对患者进行告知,以对其积极健康心态的形成做出保证;护理人员就协助患者完成洗脸、刷牙以及进食等简单活动,手术后次日,利用助步器对患者展开缓慢行走训练;手术后4d,利用拐杖对患者展开行走训练。合理对患者进行钙质补充,将患者恢复时间显著加快[3]。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显效率。

1.4判断标准

显效:对合并症患者完成手术后4d与7d范围内,患者可以通过拐杖进行缓慢行走;一般:对合并症患者完成手术后7d与10d范围内,患者可以通过拐杖进行缓慢行走。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护理显效率)组间对比以n(%)形式完成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同对照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显效率(61.29%)对比,观察组(96.77%)获得明显提升(P<0.05),见表1。

3、讨论

护理人员对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选择综合护理方法展开围手术期护理期间,通过术前护理,可以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通过术后护理,可以为合并症患者的术后恢复做出充分保证。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合理选择综合护理方法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伴有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可以使得护理显效率获得确切提升,从而促进合并症患者的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金秋.38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4):350-351.

[2]张艳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12(10):138-138.

[3]郭玉花,廉彩萍,张建雄等.优质护理服务对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21):2279-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