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电网的智能电网改造研究任国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县域电网的智能电网改造研究任国卉

任国卉陈晓张格琳程思远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山西运城044000)

摘要:智能电网在县级企业中的建设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利益。但是县级的智能电网的使用情况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有限的。因此,县级的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县域;智能电网;改造

1县域智能电网改造的重要意义

在县级智能电网中,利用线路上自动化开关可减少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手拉手”联络开关的作用下,可根据实际用电需求对负荷进行转移转带,并准确定位故障地点;智能电网中,主站具备监测功能,可对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隐患。由此可以看出,智能电网具备供电稳定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用户用电条件,提升配网供电能力,更好地满足生产、生活的用电需求。县级智能电网自动化改造的实行,可实现负荷的自动化调整,有利于减少电量损失和线损,降低电网损耗,保证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同时,智能电网运用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电网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并且还可以降低维护费用,节约资金支出,有利于增强供电企业生产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2县域电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县域网络智能化主要是在技术上体现自动化、互动化和信息化,管理上我们要体现信息快速处理、标准化、自动化和互动化。信息处理化是统一智能电网运用的基础,主要表现是整合电网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信息库,依靠我们智能通信系统,共享技术资源,为我们管理团队一体化提供决策技术。自动化是智能化的直观体现,在智能化中为我们提供发展水平,使用成本低、可靠性高的软件系统,来实现高效率的信息采集和信息传输,实现网络自动化运行并提高管理水平。互动化是联系电网智能的基本需求,在电网中为电力的输送和县域发展的需要相结合,而采取的智能用电和互动新技术,通过对信息的实时处理,为我们提供简洁、清晰、安全的服务,实现农网中分布电源和储能装置的良好接入,保障电力安全、高效的输送和应用。新世纪的电网只有运用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才能适应未来的电力需求,传统的运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未来对电力的新要求,所以我们必须结合科学技术,打造智能化的电网调度。

3电网自动化的改造方法研究

3.1主站改造。县级配网自动化主站可以采用集中采集、分区应用的模式进行建设,该模式具体是指在地方供电局的调控中心内建设配电自动化主站,对辖区范围内所有配电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集中采集和处理。同时可在县供电公司建设远程工作站,对辖区范围内配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地方供电局的配网自动化可以就地式馈线自动化为主,主站可选择集成型主站,这样能够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减少重复建设;软件根据简易型的原则进行配置,先实现故障快速定位功能,逐步实现馈线故障自动化处理、事故反演、网络重构等功能。

3.2馈线自动化选型。就地馈线自动化较为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电压时间型,另一种是电压电流型,这两种类型的就地馈线自动化均适用于架空线路和混合线路,前者采用的是自动化负荷开关,能够实现对故障区段的快速隔离和非故障区段的快速复电,但在故障发生时,变电站出线断路器需要完成两次重合闸,并且要承受故障电流的冲击,这样容易对站内电气设备的运行造成影响;后者是在主干线上设置分段断路器,其不仅能够减少变电站出线断路器的跳闸次数,从而降低对站内电气设备运行的影响,同时还能使故障停电范围缩小,有助于确保线路的供电可靠性。通过两种方式的对比,建议在县域智能配网自动化的建设中,采用电压电流型就地馈线自动化。

3.3故障自动化定位。根据馈线自动化开关布点,合理选择故障指示器的安装位置。在10kV线路中,可将自动化故障指示器分别设置在4个不同分支线上。若在线路T接处安装故障指示器,则应多设置一套指示器;选择主站架空线路中分支线路与主干线的连接处,设置一套自动化故障指示器;采用太阳能板和电池混合供电的方式,为故障指示器提供电源,满足通信终端工作的用电需要;在10m范围内,故障指示器可与一套通信终端实现无线通信,通过通信终端向主站上传送遥测信息。

4提高县域电网智能化改造

4.1增加智能电网改造资金投入

智能电网的维护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只建设而不维护,智能电网的使用寿命也不会太长,而且,只有增加智能电网的资金其他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国家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增加资金投入或者是给电工进行加薪,市场调节也要跟上。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际国情,制定出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用政策来保证智能电网在县级供电企业的建设中的稳定和持续。

4.2提高电工的待遇

在县级的智能电网的发展中,电工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引导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但是在县级供电企业中,现在的电工数量严重短缺,人员有限,而且他们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县级人口不像城市人口比较聚集,他们比较分散,企业人员的工作范围也会很大,工作的内容也相对比较多,他们的工资却比较低,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工作强度与工资严重不对等,进而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丧失工作热情。建议县级的供电企业尽量增加企业人员的工资待遇,根据企业人员的要求或者是建议适当增加他们的工资水平,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才能提高供电企业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水平。

4.3加强企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

企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智能电网的发展的一个关键,不仅要加强他们的对于用电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对电子信息化技术进行培训,确保每一个企业人员都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水平,可以对相关信息化技术进行操纵。①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于那些知识技能欠缺的企业人员进行培训;②增加进修机会;③企业可以制定规章制度,提高企业人员自觉维护用电安全以及用电设施的意识;④让企业的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可以实行同工同酬政策,给企业人员提供机会,让他们有机会进入一个更大的平台发展或者是学习。

5结语

随着国家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县域智能电网的逐步成熟,全景化预警控制系统的应用,智能化的故障处理,将为现代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条件和更好的服务。电网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和改造,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颜志强.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69-70.

[2]阮春华.县级电网自动化升级改造的建设方案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4(12):52-54.

[3]张文亮,刘壮志,王明俊,杨旭升.智能电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