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分析

刘江彬

刘江彬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方法:选择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和焦虑情况。结果:在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监测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126-0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原发性高血压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不仅是当今社会患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同时也是肾衰竭、心脏病以及脑卒中等严重疾病的一项独立危险性因素[1],通常好发于老年人群[2]。原发性高血压一旦确诊,即属于终身性疾病,而根据目前人类医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认识,尚难以明确其具体的致病原因,通常认为是体内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所致[3],此外还与遗传因素、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饮酒、神经紧张等因素有关[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般存在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57.99±10.07)岁;病程0.7-24年,平均病程(11.54±4.56)年;血压水平:收缩压水平(165.82±12.06)mmHg,舒张压水平(95.93±10.74)mmHg;排除伴有严重精神疾病、器质性疾病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将这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血压水平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其内容主要包括按时服用降压药,叮嘱患者进行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严重患者需注意卧床休息,一旦出现高血压危象,立即报告主治医师进行临床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接受综合干预,其内容为:(1)用药护理。充分了解患者所应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在用药过程中,注意对老年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以140/90mmHg为宜,并做好记录。(2)心理护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常存在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对此,要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向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疏导,耐心、细致的帮助患者提高治病防病意识,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3)饮食护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采用低脂、低盐饮食,同时要多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及钙剂,限制过多食用动物内脏、脂肪等。监测患者的体质量,控制肥胖患者的热量摄入。(4)健康指导。加强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健康知识宣传,帮助患者了解其发病过程及如何有效预防,提高患者定期监测血压的意识。

1.3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和焦虑情况。其中,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对患者的焦虑进行评分。患者的焦虑程度分为四级:非常焦虑:100~80分;比较焦虑:79~60分;一般焦虑:59~40分;较少焦虑:39~20分。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衡量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在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得到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比较(±s)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状态的改变,大家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问题。原发性高血压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长期的身体和心理折磨,导致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引发原发性高血压病症的条件因素比较多,又多存在不可控制的变更,最终使得人们发生死亡的几率偏高[5]。也正是因为如此,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比较常规护理和综合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其结果显示,综合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为收缩压(130.29±11.04)mmHg,舒张压(82.16±8.87)mmHg,其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收缩压(148.95±11.83)mmHg,舒张压(90.88±9.96)mmHg,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我们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血压水平,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佳.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5,14:134-136

[2]于伟平.分析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5,07:172-173

[3]周金燕.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6(2):61-62

[4]姜春艳.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346-347

[5]黄冬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