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CTA和颈部血管彩超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头颈部CTA和颈部血管彩超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作用分析

李文超

【摘要】目的分析头颈部CTA和颈部血管彩超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作用。方法筛选2016年5月到2018年2月住院部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分别进行颈部血管彩超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比较两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采用头颈部CTA对患者颈动脉狭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头颈部CT血管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狭窄检出情况明显优于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诊断结果更为准确,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CT血管成像技术;颈部血管彩超;脑梗死

脑梗死是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脑血管疾病之一,有研究证实,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颈动脉狭窄患者更容易突发缺血性脑梗死,对患者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早期诊断颈动脉狭窄,及时治疗和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目前对于颈动脉狭窄临床诊断方法多种多样,且效果也有所差异,本文主要研究头颈部CTA技术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到2018年2月我院住院部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已确诊为脑梗死颈动脉狭窄,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45-86岁,平均(63.5±5.5)岁,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3例,中度狭窄12例,轻度狭窄11例;观察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46-88岁,平均(63.8±6.2)岁,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3例,中度狭窄13例,轻度狭窄10例。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严重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原发感染性疾病患者和恶性肿瘤患者,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本研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

1.2研究方法

(1)对照组采用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仪器设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本阿洛卡公司);频率范围:5-11MHz;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露出颈部,检查内-中膜厚度,观察是否有斑块,对斑块位置、性质进行记录,评估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

(2)观察组采用头颈部CT血管成像技术(CTA)进行检查。仪器设备:德国西门子64排螺旋CT;检查方法:使用CT平扫头颅部位,CTA检查头颈部,患者保持仰卧位,扫描颈部主动脉弓直至颅顶,图像加以处理后通过AVA(AdvancedVesselAnalysis)软件分析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1]。分别统计两组所用检查方法对患者颈动脉狭窄的检出情况。

1.3评价标准

参考颈动脉狭窄诊断相关文献,评估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1-最狭窄处残腔面积)/远端正常管腔面积×100%]。颈动脉轻度狭窄:计算值小于29%;颈动脉中度狭窄:计算值30%-69%;颈动脉重度狭窄:计算值大于或等于70%,其中计算值为100%表明颈动脉闭塞。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x2检验,若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别统计两组检查结果,观察组颈动脉轻度狭窄检出率为90.00%(9/10),对照组为63.64%(7/11),分析x2=19.511,p=0.000;观察组颈动脉中度狭窄检出率为92.31%(12/13),对照组为75.00%%(9/12),分析x2=10.957,p=0.001;观察组颈动脉重度狭窄检出率为100.00%(3/3),对照组为33.33%(1/3),分析x2=100.008,p=0.000。观察组采用头颈部CTA对患者颈动脉狭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群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约有80%以上的脑血管病猝死患者是由脑梗死导致,而在脑梗死患者中又有60%左右是由颈动脉狭窄造成的[2]。老年患者各项机体功能开始退化,血脂等杂质不能及时分解,在颈动脉壁上累积沉淀形成斑块,从而形成粥样硬化,逐渐增大或破裂极易导致颈动脉狭窄或出现栓塞,动脉血流不畅引发低灌注性脑梗死,威胁患者生命[3]。及早诊断颈动脉狭窄并通过手术干预促进血管通畅是预防突发脑梗死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在临床诊断中,颈部血管彩超优点众多,无创、简便且可重复执行,但受操作者水平限制明显;头颈部CTA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先进手段,临床可无创诊断动脉血管斑块或血管狭窄,时间和空间的分辨率更高,图像后处理功能强大,且成像质量也更佳,效果直观。本文分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结果证实头颈部CTA技术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诊断更为准确,对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都有较高的检出率,临床效果优于颈部血管彩超。

综上所述,头颈部CTA技术用于诊断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具有无创、准确性高等优点,较颈部血管彩超对颈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检出率更高,临床应用效果让人满意。

【参考文献】

[1]季娟,丁长青,王雪璐,等.颈部血管彩超、CTA联合评估颈内动脉狭窄与前循环急性脑梗死[J].中外医疗,2017,36(16):14-18.

[2]董延慧,刘秋武,尹丽鹤,等.颈动脉彩超及CTA检查对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2):253-254.

[3]孙晓明.螺旋CT血管造影与颈部血管超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系统检测结果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