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刀烧灼治疗鼻出血87例分析

/ 2

等离子刀烧灼治疗鼻出血87例分析

杨德英

杨德英(安钢职工总医院455004)

【中图分类号】R76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421-02

【关键词】鼻内镜等离子刀鼻出血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诊之一,出血的原因很多,多数患者鼻腔可见明确的出血点,经前后鼻孔填塞止住出血,但还是有少数患者出血部位隐蔽,经反复填塞效果不佳,需要耐心细致的寻找出血点准确定位止血。我科自2009年1月-2012年11月共收治87例鼻出血患者,通过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烧灼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87例患者中,男53例,女34例;年龄18-72岁,平均49.61岁;均为单侧出血,其中左侧45例,右侧42例,所有患者均排除了鼻腔、鼻窦肿物、外伤、血液系统等病因。伴有高血压病的29例;糖尿病的15例;鼻中隔偏曲的19例。出血部位分别为:鼻中隔前端的利特尔区出血的55例;下鼻道穹窿部出血的9例;中鼻道前端出血的8例;中鼻道后端出血的5例;鼻中隔中上端出血的6例;鼻中隔后上端出血的3例;蝶筛隐窝出血的1例。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半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丁卡因加少许副肾素棉片作鼻腔粘膜表面麻醉3次,间隔5分钟后取出。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点,在明显的可视部位,且出血量不多者,用等离子刀反复烧灼,至出血部位凝固;伴鼻中隔偏曲的先行鼻中隔矫正术;对无明确出血点的可用0度、30度、70度内镜交替使用,并有序地检查中鼻甲前端、嗅裂、中鼻道、下鼻道、鼻中隔前后端、蝶筛隐窝等部位,可疑部位用吸引器轻触吸引以诱发出血,发现明确出血点后用等离子刀头烧灼止血,至粘膜发白为止。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者,用膨胀海绵填塞,余者局部均用涂有红霉素软膏的明胶海绵贴附烧灼创面。

2.结果

所有患者均48小时后清理鼻腔,观察72小时后无出血者出院。其中7例患者1-2天内再次出血,4例为原出血位置,3例为其它部位,均再次烧灼后治愈,总治愈率100%,1月后随访无再出血。

3.讨论

鼻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原因多样,有全身原因和局部原因。全身原因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白血病等;局部原因有利特尔区粘膜糜烂、毛细血管扩张及鼻中隔偏曲等。但轻壮年相对高发,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承担较多工作、活动量大、过多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熬夜)有关,老年人则可能是由于随年龄增加,代谢性疾病、血管性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增加引发[1]。等离子烧灼止血前,应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减轻其恐惧、紧张心理,可适当应用镇静剂。高血压患者所致的鼻出血,出血部位多在深处,出血量大,来势凶猛,有时检查一时难以窥视清楚,使用鼻内镜下烧灼难以凑效,鼻腔填塞又因患者情绪不稳定烦躁不配合,而不能填塞到位,烦躁使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血压上升,血压的上升又加剧了鼻出血,故高血压所致的鼻出血,不但要及时调整血压,而且在纠正高血压的同时,应注意患者的血压情况,避免过量使用降压药,以免血压骤降过低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休克[2]。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的同时应用抗菌素严防感染。

多数鼻出血患者鼻腔可见明确的出血点,可予以快速止血,少数出血部位深在或者不明确,往往反复填塞或烧灼仍不满意,且引起鼻腔粘膜广泛糜烂、粘连,甚至出血加重而导致贫血,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有的可影响呼吸而引发肺心病、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所以鼻出血患者第一次的检查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尽可能减少盲目填塞,要耐心细致地用0度、30度、70度内镜检查鼻腔的各个常见出血部位,来准确定位,内镜下出血点常表现为局部粘膜的光滑突起或随动脉搏动的灯塔征,顽固性鼻出血多为动脉出血,呈阵发性发作,出血部位最常见的为鼻中隔前端的利特尔区,其它为中鼻道前后端、下鼻道穹窿部、鼻中隔中后上段,极少数在蝶筛隐窝,woodruff静脉丛几乎没有。有鼻中隔偏曲的同期矫正并填塞,中、下鼻道出血者,由于空间狭小,不易操作,可将中、下鼻甲向内骨折,扩大中、下鼻道后再做处置。

鼻内镜有良好的直视照明作用,借助于不同角度的转换应用,基本上消除了死角,可准确找到出血点,用等离子烧灼止血。由于等离子的电流不流经组织,组织发热量极少,对周围组织损伤也非常小,且烧灼后仅在创面涂抹红霉素并覆少量的明胶海绵加以保护,几乎不影响鼻腔的通气功能,减轻了填塞鼻腔引起的头痛、眼胀、溢泪等痛苦,所以临床应用鼻内镜照明下等离子烧灼治疗鼻出血的微创处理安全、有效、痛苦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于阅尽,贾秀华,谭骏.鼻出血住院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分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2)80-82.

[2]陈菊蓉.154例鼻出血治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24(15)710-711.

[3]薛志勇,李萍,郎开放.自主电凝吸引头治疗鼻出血102例分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1)514-515.

[4]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