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艺疗法城市园林体系的各个应用环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浅析园艺疗法城市园林体系的各个应用环节

熊菁蕾

熊菁蕾

荆州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为了满足现阶段城市园林体系的工作需要,进行园艺疗法环节的优化是必要的,从而满足新时期人们的生活需要。在当下城市园林工作中,其在推广环节上依旧存在问题。但是随着人们对于身心健康及其娱乐需求的提升,园艺疗法必然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及其喜爱。因此,总体上来看,园艺疗法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潜力。在该文中,通过对园艺疗法原理及其概念的分析,更好的陈述其在园林工作中的应用,从而满足现阶段园艺疗法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城市园林;健康需求;园艺疗法;应用;观赏性;研究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园艺疗法越来越被社会重视,其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及其方法,能够满足现阶段人们的娱乐及其健康需要,我们要理性的看待这种新型的园艺疗法,进行大力的推广,以此满足城市园林工作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有必要进行园艺疗法的原理及其概念的深入剖析。

一、关于园艺疗法理念的分析

1.相对于国外某些发达国家,我国的园艺疗法还是比较落后的,缺乏专业性的园艺疗法研究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依据生态学原理针对园林进行优化设计。目前来说,人们在园林设计方面,更多考虑到人的健康需要及其园林的观赏需要。但是往往欠缺对园林的理疗功效的理解,没有满足亚健康人群及其疾病人员的心理需要,这就没有将园林的综合功能进行显现。在园林新型疗法的应用过程中,有必要进行以人为本原则的应用,这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进行社会综合效益的发挥。通过对园艺疗法的综合研究,进行不同资源的整合应用,将园艺疗法的应用效果发挥到最大。

为了更好的进行园艺疗法的理解,进行基础概念的深入分析是必要的。这种园艺疗法最初出现在日本,其旨在利用园艺进行治疗,其有多种定义方式,最常见的定义,就是进行园艺操作活动及其植物栽培的应用,保证其精神上及其身体状况上的改善。这涉及到身体、心理、教育及其社会的各个方面。其涉及的对象是非常多的,这里面包括高龄老人、残疾人及其精神病患者,特别是现代情绪低落、精神压力等的人群。通过对园艺的应用,可以提升其自信心,保证其精神压力的缓解。

2.总的来说,园艺疗法也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对人们园艺活动的参与,进行人群的身心调整,进行疾病的治疗,其具备长期性及其参与性的特点。利用植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应用,从而进行人的情绪的刺激,保证人的精神状态的改善。在其早期发展环节中,主要进行残疾人及其精神病患者的质量,在这个大社会环境中,更加普遍应用于养生。总的来说,园艺疗法对于人的身体、精神等都有调整作用。

通过对园艺疗法概念的不断开拓,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其不仅仅限制于辅助医疗手段,也是扩展到了更深的社会范围。相对于风景园林来说,其基本要素之一就是植物,植物景观对于舒适及其优雅环境的改造是必要的。其通过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创造,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通过对生态学的视角分析,植物生态系统具备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有利于气候的调节,有利于空气的净化,其也具备娱乐及其休闲的功能。这特别有利于现代都市人群的情绪调节,现代人往往具备很大的工作压力,其涉及到单调的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这都导致了现代人的巨大心理压力。通过对园林景观的营造,可以更好的进行人的精神压力缓解,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也有利于针对其焦躁情绪进行控制,陶冶其情操。

二、我国城市园林园艺疗法应用方案的更新

1.从园林园艺疗法疗法的广泛角度上来说,其有利于市民的健康状态的改善。在现阶段的园林设计及其规划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疗法的组合,更好的解放人群的身体、心理压力。比如可以进行疗效音乐的播放,从疗效的色彩,芳香物质等的应用,进行园艺操作的配合,再进行健身活动的配合,可以很有效的进行人的机能等不同方面的调节。又比如在森林浴的过程中,进行养疗、日光浴等的协调,保证人的思维活动、视觉、听觉等的调整,保证人们的睡眠情况的改善,保证其精神的愉悦性,保证其衰老的延缓,实现其肌肉及其人体骨骼的灵活性的增强。这里涉及到运动疗法、色彩疗法及其芳香疗法等的协调应用,这里需要针对人群及其活动内容,进行颜色及其浓度的确定。

在植物配置环节中,需要进行那些健身、防病、治病等植物的选择。比如能够散发芳香物质的植物,能够进行负离子的释放,其具备非常强的滞尘及其降噪能力,通过进行有毒气体的吸收及其杀菌。在植物的轩敞环节中,可以进行那种抗性强、健壮性植物的选择。在城市园林工作中需要进行园艺疗法的应用,需要针对不同的服务人群,进行植物的配制,针对场地的功能、性质、人群等进行植物的类型搭配。

2.特别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特殊方式的选择。比如为老人进行休息服务场地的选择,选择那些对老人血压及其血管有调节作用的植物,保证其良好的休息环境的形成,这也需要进行保健效果及其景观效果的协调。其植物种类的选择,需要具备保健性、观光性及其环保性。在这个环节中,要进行不同形态树种及其植物的配合,保证其良好的保健功能,保证其配置的艺术性及其生态性。

在保健小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可以选择那些保健性的植物,这些保健植物大多具备祛病、强身及其防病的功能,将其作为城市的绿地,使其成为市民建设的绿色空间。这样市民就可以在绿地中进行休憩,进行疾病的消除,进行疲劳的缓解,保证人体的自然免疫力的提升,保证其身体健康及其身心的舒畅性。在这个环节中,保健型绿地,可以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比如体疗型、嗅觉型、听觉型等。比如嗅觉型就是进行负离子吧的应用,将氧气进行充足的利用,也可以将芳香物质及其负离子进行联合应用,保证其治疗性及其疾病预防性的提升。还有一些听觉类的植物,可以利用雨中植物的碰撞响声等进行保健与养生。还有一种方式叫体疗法,这种方法,需要利用植物进行呼吸,保证其舒筋活络性,保证其祛风燥湿。比如在松柏类植物前锻炼,就可以进行安神凉血。在杏林中锻炼,可以缓解心悸、胸痛等疾病。

3.在城市大环境的改善过程中,需要进行生态学原理的遵循,做好城市绿地系统的设计及其规划工作,其绿地系统有利于疾病的质量及其预防,能够针对各种污染进行防治及其控制,为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充分发挥出环境改善作用,保证绿地的利用率的提升,进行绿地结构的合理分布,保证城市的良好通风性。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纳入郊区绿地,对契形绿地和绿色生态通道进行设置,大力引入城市外围的新鲜空气。使绿地的可参与性增强,将健康步道、绿色通道和休闲绿地进行设置,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交流和运动场所。对水资源大力进行保护,将水对环境的保护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为了保证城市资源的合理应用,进行城市保健绿地及其室外活动空间的协调应用是必要的,这里涉及到活动及其植物的双重保健作用,通过对活动空间的设置,更好的进行人体机能的提高及其恢复。这里的使用对象是全体市民、残疾人、病人等各个年龄段的人,通过对双重保健场所的合理改造,可以改善人的健康状况。场所的选择应尽量是那些向阳背风处、满足一定的服务半径,如医院附近的绿地、居住区和滨水景观、城市公园处,将其作为重点活动的空间。安排的活动包括操作园艺、观赏、健身、运动、交往、娱乐和休息等。病人、残疾人和老年人参与该场所的基础和前提是完善的无障碍设计。

三、结语

通过对园艺疗法城市园林体系内部各个环节的协调,更好的利用城市环境,进行人的心理乃至健康良好形态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刘志强.芳香疗法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5年06期

2赵雄伟,李春友,葛静茹,杨建民,刘筱秋.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