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G和26G留置针对老年病人静脉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24G和26G留置针对老年病人静脉的影响

董文菊任华蓉段柯旭刘恩姝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观察26G留置针在老年病人静脉输液中的运用情况。方法:将3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上海锦泽公司生产的26G普通Y型留置针,对照组采用上海锦泽公司生产的24G普通Y型留置针,观察两组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静脉炎、静脉渗漏、导管堵塞和留置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显著延长,观察组静脉渗漏和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老年病人使用26G普通Y型留置针比24G普通Y型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

关键词:24G留置针;26G留置针;老年病人;静脉输液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住院比例增加。静脉输液又是现在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法,而老年人由于各个器官老化,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血管出现管壁硬化,弹性差,血管脆、皮肤松弛等,在血管的保护方面更应该受到重视【1】。静脉留置针因其能长时间留置使用,对血管刺激性小,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痛苦,也能为抢救赢得时间,因此留置针使用比较普遍。为了保护老年病人的血管,探索合适型号的留置针,我科对24G和26G留置针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300例。排除不合作和并发血管疾病者。其中男性178例,女性122例,年龄65-92岁,平均年龄74.3岁。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24G(对照组)和26G(观察组)静脉留置针。两组病人在性别构成、年龄和输入药物的刺激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用物准备两组病人均使用上海锦泽公司的Y型普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使用26G留置针,对照组使用24G留置针,3M无菌透明敷贴,粘胶带和常规静脉输液用物。

1.2.2操作两组病人均由静脉穿刺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

1.2.3操作部位应遵循保护血管、合理使用的原则。选择弹性好、粗直、易固定的血管,尽量避开神经、关节和静脉瓣【2】。老年患者应首选上肢静脉,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防止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对于偏瘫患者,避免在患侧肢体穿刺输液,以防血管损伤后不易察觉。遵循由远端到近端的原则,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处进针。

1.2.4操作方法携用物至床旁,为病人解释后连接好输液管排尽空气,常规消毒皮肤,操作者左手绷紧穿刺处下方皮肤,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以15~30°的角度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缓慢进针少许后,一手退出针芯一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打开调节器,用无菌敷贴及胶布固定,记录时间。操作结束后为病人交待注意事项,输液完毕后采用BD公司的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正压封管。

1.2.5留置时间最长不超过6天。

1.3观察指标

1.3.1静脉炎按INS分级【3】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2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伴有发红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到条索状的静脉>2-5cm,有浓液渗出。

1.3.2静脉输液渗漏损伤按INS分级【3】0级:没有症状;1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2-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2.5-15cm之间,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3级:皮肤发白,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大于15cm,皮肤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4级: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可凹陷性水肿,皮肤变色,有淤伤,有肿胀,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大于15cm,循环障碍,中度到重度疼痛。

1.3.3套管堵塞输液不顺畅,封管液推注有明显压力感。

1.3.4留置时间静脉发生静脉炎、输液渗漏、套管堵塞后立即拔针。根据美国输液护理协会将留置针保留时间规定为3~5天【4】,因此最长留置时间不超过6天。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软件处理数据,所得数据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4G和26G型号留置针两组病人静脉炎、液体渗漏、套管堵塞情况见表1。静脉炎和液体渗漏发生率两组有显著性差别。

2.224G和26G型号留置针两组病人的留置时间见表2。两组留置时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老年病人因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血管出现管壁硬化,弹性差,血管脆、皮肤松弛、回血慢等,实验组的留置针比对照组的留置针导管细,在这种血管条件下,24G留置针更易刺激血管壁。血管壁受的刺激越大,引起的炎性反应也较大【5】。留置针导管也容易使血管内皮损伤,这样血小板在受损部位及导管尖部聚集,随着留置时间延长,容易形成血栓。影响留置针时间长短在排除药物刺激、操作技术后,主要与输液部位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和液体渗漏有关【6】,按锦泽公司留置针上的说明显示,26G留置针的滴速可达12ml/min,按15滴/ml换算。26G留置针的滴速可达180滴/min,所以26G留置针的补液速度完全可以满足病人的输液治疗要求。

4结论

老年病人在输液过程中使用26G静脉留置针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满足病人的输液量。

参考文献:

[1]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14315.

[2]李小萍主编.基础护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51252.

[4]PiumerW.Practiceofintravenoustherapy[M].5thed,Philal-phia:lippincott,1993,100-130

[5]庞溯摈,郭冬梅,蒙国照,等.静脉留置针对血管物理刺激与静脉炎的试验研究[J].护理研究,2003,17(5):503.

[6]魏道林,邓小辉,范贤淑.高龄COPD病人静脉留置针选择的对比性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J],2005,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