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2

试论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宋淑芹①;范广辉②

①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党委组织人事部,嫩江161441;

②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尖山农场组织部,嫩江161441

摘要:电子政务系统中大量的政府公文通过Internet发布、高效流转,不可避免地面临非授权访问、信息泄漏或丢失、数据完整性被破坏、利用网络传播病毒的威胁等,通过对电子文件档案的概念、特点分析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档案管理;电子文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096-01

由于电子文件档案的出现和发展时间短,暴露的问题较多,网络环境下电子文件档案管理正面临非授权访问、信息泄漏或丢失、数据完整性被破坏、利用网络传播病毒的威胁,因此,对电子文件档案的科学管理已成为一个全球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电子档案管理的现状

1.1对电子档案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以往把档案贴上封条放在档案室里的做法严重阻碍了档案信息公布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给想要使用档案的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不能发挥档案管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意识到档案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档案信息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然而,社会中也确实存在少数人的极端看法,认为单位档案是单位的私有财产,使档案信息的开发处于封闭状态,更谈不上电子档案的开放与上网了。

1.2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进展缓慢制约电子文件的整理与归档。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是对全系统实施计算机管理的前提与基础。许多单位因实施现行分类法有一定难度,仅仅从微观上考虑本单位的现状,实施奉单位制定的分类方法,没有从全局利益考虑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对未来档案电子化的影响,出现了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的局面,使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难以实现。

1.3计算机技术尚未大规模应用于档案管理。由于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力、物力有限,有些档案部门至今仍没有配备计算机,或者即使有了计算机,对一些重要的电子档案也在传递、承办之后,又辅以纸质档案加以保存,形成两种类型文件共存共用的局面。因电子档案的推广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管理人员没有受过关于使用和保存电子档案的系统教育,档案人员尚不能娴熟使用电子档案软件,或者在选购软件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而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2电子文件档案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2.1电子文件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容易被破坏。保证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完整性的技术难度较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纸质文件内容原始性很容易被确认,而电子文件具有可变性和信息载体的可分离性。计算机内存贮的电子档案无个人笔迹特征,无书写墨迹和新旧的区别,一旦被删改,复制或纂改内容都很难被识别。

2.2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因特网的全球性、开放性、共享性、动态性发展,使得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介入Internet。电子政务系统中大量的政府公文通过Internet发布、高效流转,电子文件档案信息通过网络传送时容易被窃听、泄密、篡改和伪造。同时,电子档案在发送、接收、保管、归档时又面临病毒的入侵。以办公自动化和网络作为生存基础的电子文件处于这样一种恶劣的网络环境之中,可以想象一个疏忽就可能导致灭顶之灾。接入互联网所遇到的非法访问难以计数,现有的防火墙等技术对黑客高手往往防不胜防,使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3解决电子档案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3.1加强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由于电子文件的特性决定了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的方法和要求不同于纸质文件。草稿文件由于不具备正式文件的功能,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不保留。但是,如果出于保留文件重要修改过程的目的,则应对原稿进行收集和积累。对起辅助作用或正式作用的文件,应及时收集和整理,并与其相应的纸质文件之间建立标识关系。必要时应在收集积累过程中制作成纸质拷贝件或者制成微缩品,以免系统发生意外情况时电子文件信息丢失。

3.2采取切实可行的信息保护措施。信息安全技术对于维护电子档案数据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至关重要。电子档案上网后必须从人口、传输、使用三个方面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目前,为防止档案信息被窃取、删除和修改,防止网络“黑客”的进入,常用的技术方法有签署技术、加密技术、身份验证、防写、档案备份、专机专用、设置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等。这些技术措施对于证实电子档案内容的真实、可靠,确保电子文件在存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保密,防范对电子文件的非法访问和随意删改,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应当不断改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努力提升馆藏档案的安全保护水平。

3.3重视和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在电子文件日益发展的今天,培养和造就一批通电子技术、懂档案管理的人员是当务之急。档案部门和各级政府要重视和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一方面,要多渠道引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使用素质高、思想好、责任心强的人员做文书、档案工作。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档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特别是加大对现代科技知识和电子技术的培训。

3.4加强对电子文件所依赖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管理。软件管理上,要积极开辟电子档案存储的新途径,为档案管理部门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刻录设备,对应归档的电子文件、数据资料采用通用格式的光盘存储。要及时修补管理软件的安全漏洞,对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实现全天候自动升级,搞好档案上传、下载的安全等级和访问权限。在硬件管理上,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文件和计算机设备的保管设施和环境,强化防磁设施的完善和维护,有条件的应及时升级服务器主机和数据库的硬件设施,确保档案电子信息数据在保存和传输过程中安全、稳定。

4结束语

电子文件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确保电子文件档案的安全是21世纪档案工作遇到的新课题。不断地研究、探索这方面的工作,不但能够及时发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不足,改进电子技术措施,增加电子文件的安全性,使档案资源得到安全、可靠的保护,更能加强档案信息交流,准确、快速地向社会提供有利的信息资源,促进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