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配网设备状态检修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城市配网设备状态检修策略研究

魏静马炜雷宁戴超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银川供电公司宁夏银川751100)

摘要:配网设备的运行状况对配电网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稳定运行影响非常大。电力设备故障或事故往往会造成大量电力用户停电,引起经济损失,有时事故的进一步扩大甚至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配网设备发生故障或事故的因素较为复杂,且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费用进行检修维护。因此,为了确保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供电优质服务水平,对配网设备采取科学合理的检修管理体制和策略,有效提高设备检修管理的针对性、实时性和准确可靠性,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为配网调度运行管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应用研究意义。

关键词:城市配网;设备状态;检修;策略;分析

1导言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配网规模不断扩大,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应用,传统的配网定期运检模式弊端日益明显,与当前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运检人员紧缺的矛盾日渐突出,已不能适应国家对电力供应高可靠性的需要。配网状态检修是以设备状态为依据,遵循“应修必修”原则,采用危险点预控、带电作业、状态监测等管理和技术手段,实时开展配网设备状态评价,并根据设备运行状态适时安排设备检修。配网状态检修可有效提高设备检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大幅降低设备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并保障配网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2配网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现状及不足

2.1管理体系构建所需的基础信息不完善、数据可靠性欠佳

由于配网状态检修管理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标准,各级电力企业在具体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状态检修手段不一致、检修工艺流程不统一、基础信息数据采集不完善等问题,造成所建立的状态检修管理体系存在基础信息缺乏问题。尤其是,一些电力企业前期没有注重设备资料信息档案资料的管理,有关配网设备的设计、制造、安全、调试、运行及检修维护等历史数据存在记录不完善、零散不全、数据不准确等问题,严重影响状态检修管理体系和制度策略的制定。

2.2管理理念转变不坚决、各专业间连接不紧密

虽然计划定检为配网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提高了重要的保障,为装修检修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转变滞后、管理经费到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状态检修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接纳,本位主义等严重阻碍了状态检修管理体系和制度策略的制定,管理思路、方法、体系等转变不坚决,存在较大的滞后问题。各专业间的基础信息自动化数据,是实现配网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必要条件,但目前电力企业其设备设计制造基础数据、检修维护记录、试验报告、调度运行数据等,是由不同运行管理部分来完成,而各专业间由于工作联系不紧密,缺乏必要的沟通,各种数据信息均各自孤立,没有形成统一格式、统一标准的数据体系,数据实时性、准确性等均很难满足状态检修动态可靠性需求,无法为配网设备状态检修管理和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支撑。

2.3状态检修管理技术手段单一、综合投资力度不够

状态检修管理技术手段是状态检修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基础,是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和工况参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受传统检修工艺流程、检测技术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水平、现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电力企业依然采取常规的停电试验为主,没有建立完善的在线状态可靠检修管理技术平台。另外,虽然电力企业在状态检修工作开展中,已配置了如红外线测温仪、测振仪、手持PDA巡检仪等自动化设备,但距离通过对基础数据综合分析,真正实现在线、实时动态、无缝衔接的配网设备状态检修,还需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加大信息自动化管理设备系统的建设,使配网设备状态检修向更深层次可靠发展。

3供电网检修平衡决策管理系统的应用

3.1系统设计

供电网检修平衡决策管理系统需要至少3台服务器,其中1台用作系统服务器,2台用作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构架采用三层构架方式,依次为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此类体系构架的实现,可运用浏览器/服务器方式,用户登录系统之后,通过系统的自带浏览器,实现相应的系统访问与操作。分层体系构架实现过程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一是表现层:主要负责系统页面,对相应的状态与管理决策内容进行直观展示,主要运用jsp、struts等。二是业务逻辑层:以数据库当中的具体业务情况为基础,对页面输送的业务请求进行判断与分析,响应后,将分析结果返回表现层,控制业务逻辑能够通过spring实现。三是数据访问层:数据库oracel访问,可利用Hibernate实现对所有数据操作访问的控制,能够明显降低数据库之间的的直接访问率,进而也能够相应减少访问连接的安全控制。

3.2系统实现

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式,依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划分出基础信息维护、监测预警、状态评价、风险评估、决策建议共5个模块。基础信息维护模块是体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模块下设众多二级功能,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参数、设备部件、设备状态量以及判断依据等,具体的操作功能实现包括信息增加、删除、修改、查询等。具体实现过程,可采用树形展示方式,在系统页面中,左侧为设备类型树,点击其中一个节点之后,右侧的操作区就会显示出相应的子设备类型,列表上方则为删除、保存、新建、导出等操作按钮。功能实现,利用了jsdtree控件,在后台操作过程中,将数据封装成为有层级的数据,继而返回jsp页面,最终,利用解析操作赋值给dtree。其主要功能实现是通过阈值对采集数据进行自动判断,以字体颜色展示判断结果,黄色表示一级预警、橙色表示二级预警、红色表示三级预警,以此快速明确哪些电网设备或设备部件需要进行重点关注

状态评价模块的功能作用是对设备的状态评价记录进行全面展示。系统遵循基础信息维护模块中设立的评价规则,进行数据采集与加工处理,继而判断得出相应状态量;依据相应的评价规则,系统还能进一步得出设备所处的运行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系统用户能够通过变电站、管理单位、设备类型等对存档的评价结果信息进行查询。另外,在此功能模块当中,通过人工修改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对评价分类等进行完善,使用户清晰地了解到设备状态评价的详细过程以及扣分项目。功能实现过程中,采用了dtree实现部门导航树,对设备评价记录信息进行快速查询。状态评价模块,同样利用字体颜色,明确区分评价信息,其中,红色字体表示该设备评价状态为严重状态;蓝色字体表示该设备的评价状态为异常状态;黑色字体表示该设备的评价状态为正常状态。风险评估是基于设备状态评价与相关信息维护的功能模块。模块中,依据设备状态评价过程中的扣分值以及资产信息等,能够进一步对设备资产损失、平均故障率、设备风险值等进行相对准确的计算。

4结论

供电网检修平衡决策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显著提升城市配网设备状态检修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进而促进电网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利用该系统,管理人员能够对设备进行科学的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合理安排相应检修工作,有效降低设备检修的重复率,最大程度减少停机检修的发生率,全面保证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可控、在控、能控,在提升检修工作管理水平的同时,提升城市配网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曹优平.浅析城市10kV配网架空设备改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4):91-92.

[2]曾祥月.城市配网中居民用电设备的谐波危害及防治措施[J].电子测试,2015(12):142-144.

[3]陈大志.城市10kV配网架空设备改造技术研究[J].机电信息,2013(06):67+69.

[4]刘开义.县级控股供电公司城市配网综合检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4):86-87.

[5]付力.浅析城市配网中居民用电设备的谐波危害及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11(24):143.

[6]罗陆宁.城市10kV配网架空设备改造的技术探讨[J].华东电力,2003(09):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