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和保持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议如何培养和保持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陈柳

广西灵山县灵城镇黄膳小学535400

[摘要]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习英语的最好的老师。学习需要的是坚持不懈,只有对此课程产生了兴趣,才能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处于启蒙时期,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学习培养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目的就是以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主,从而获得英语的感性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习英语的最好的老师。在教育实践和阅读大量教育著作的过程中,我对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精心设计教学法

单一的形式容易导致大脑刺激的单调,使兴趣转化为抑制,降低学习效率。而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喜欢变换的时期,再好的教学形式和练习形式,如果简单重复太多,学生也会兴趣锐减,降低学习效果。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因此我们应适当地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内驱力自然逐步增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几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唱一些英语歌曲,开展如“Letmeguess.”或“IsayYoudo.”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努力创设生动情景,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

学习语言最怕的就是缺乏语言环境,课上没有英语气氛,会使具有好动、情感易变特性的小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例如在练习Isthisyoursweater?这个句型时,教师手里拿着一件毛衣,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sweaterisit?Isthisyoursweater?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毛衣是谁的。于是,我就让学生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毛衣去问其他同学。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并操练,学生们感到生动有趣且记忆深刻。又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从网上下载的听说读写的英语材料、采用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三、充分使用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在呈现新知识前组织生动有趣的英语游戏,通过游戏复习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游戏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变枯燥的复习为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并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如:闽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3Food一课中,学习了食物的新单词之后,我会设计一个“切水果”的游戏,用PPT出示水果和食物的图片及单词,如果出示的是水果,学生就用手当水果刀斜切一下,如果出示的是食物的单词就不能切,只能大声的读出来,如果切错了就要受到“炸弹”的惩罚。学生非常喜欢这个游戏,玩的很开心,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很快就能记住了新单词。

四、善于活化教材

将教材内容活化为日常生活案例。小学英语教材是按照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一种口语课程,大都以对话形式体现语言功能。要让语言服务于生活,语言就必须源于生活,融于生活。在练习Doyoulike……?Yes,Ido.(No,Idon't.)句型时,教师可以画一个动物园,里面有各种动物。让学生们想象他们在手拉手参观动物园,两人一问一答:Doyoulikethelittlepanda?Yes,Ido.Doyoulikethebigbear?No,Idon't.……或者让一学生充当小记者,去采访其他同学都喜欢什么。这时小孩子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做小记者,去了解其他同学的喜好。这样,不仅让孩子无任何负荷地学会了英语,还在一定程度上更深层次地激发了兴趣。

五、以丰富的练习手段保持兴趣

教师在教授完新知识之后,要有丰富的练习手段来吸引学生们参与以满足学生学用英语的愿望,提高教学质量。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现在英语作业在布置上普遍存在两个极端:一是作业布置形式单一乏味,缺乏系统性,抄抄背背的机械练习较多,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天性;二是在减负口号的影响下,不布置课外作业。为此,如何艺术性地布置作业,并结合可行的教学评价,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而不是他们的负担。教师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之江《基础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孙玉明、李铁军《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