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基层医疗机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效果观察

孙智

通河县人民医院;黑龙江通河150900)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基层医疗机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高血压发病率进行统计,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进行观察。结果: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有22例患者并发高血压,高血压发病率为73.33%。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文化程度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次数多、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肥胖。经治疗后,所有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层医疗机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高血压的概率较高,应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防治

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互为因果,血压增高可能会导致缺血行脑卒中的发生,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容易并发高血压[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高血压后其预后效果较差,发作率和死亡率增高,故如何有效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基层医疗机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效果,特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30例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CT、核磁共振扫描,被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分布于61~79岁之间,平均为(70.15±8.62)岁;文化程度方面,文盲及小学水平共有9例,初中水平11例,高中水平6例,大专及以上水平4例。进行研究前,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且签署知情协议,均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进行研究。

1.2方法

对这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进行统计,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脑卒中发作情况、体质量指数等,并对文化程度低(文盲及小学水平)、缺血性脑卒中发作次数多(>1次)、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等)、肥胖(BMI≥27)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治疗,降压药物主要有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缬沙坦、卡维地洛等,并进行饮食控制(低盐低脂饮食)、运动锻炼等,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进行检测,以观察其血压控制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主要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治疗前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收缩压、舒张压)进行t检验,表示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结果

2.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

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有22例患者并发高血压,高血压发病率为73.33%。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文化程度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次数多、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肥胖。见表1: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医疗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高血压这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出现增高,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旦合并有高血压,其疾病发作风险增高,致死率增高,尽管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合并有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效果仍然不容乐观[2],因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高血压的预防核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基层卫生服务的发展速度较快,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在慢性疾病的防治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其高血压发病率进行统计后发现,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有22例患者并发高血压,高血压发病率为73.33%,说明基层医疗机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仍然不容乐观,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本次研究还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后发现,文化程度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次数多、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肥胖是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故基层医疗机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管理时,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进行相应层次的健康宣教,对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进行加强宣教;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作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控制其发作;加强患者的饮食控制,并督促患者进行运动锻炼,以控制体重[3]。

本次研究中并发高血压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接受降压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所有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说明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高血压后,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降压治疗,可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

综上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高血压的概率较高,高血压预防效果欠佳,应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何奕涛,蔡智立,马可夫等.血压晨峰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1):2419-2421,2422.

[2]王大力,花楠,彭延波等.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4(6):749-751.

[3]蔡毅,龙发青,曾超胜等.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高血压防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1(3):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