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阅读障碍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浅析中学生阅读障碍与对策

张素粉

张素粉(永年县姚寨总校河北永年057150)

1.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1文化基础薄弱;文化基础薄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情感。虽然中学生相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词语储备有了较大的进步,在使用工具书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可能,但由于知识面还相对狭窄、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思想感情还不够完善,对文章中人物的情感难以准确把握,难以把自己的感情融合于作者的感情中去,这都会影响他们的阅读情感,进而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如果不做任何知道,让学生阅读初一上册里的课文《行道树》,学生可能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狭窄,不能领会到作者写行道树其实就是用行道树来象征那些默默奉献的人,赞美他们的。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积累是难以读懂杜甫《春望》中国破家亡的悲伤的。

1.2缺乏审美能力;阅读过程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一个审美过程,品味文章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文章的哲理。一般来说,作者把自己心中的“意”用笔下的“言”传达出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积累和生活阅历,将作品种的表意之言转化为自己心中的“意”,即融合自己的情感。这就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得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因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这段话就点明了缺乏艺术修养是无法真正读懂一篇文章的。中学生由于缺乏鉴赏力,思想水平、知识水平也都处于一个增长期,鉴赏方法就必然出现偏差。如在阅读《嗟来之食》这则文言文的时候,有的学生认为不食嗟来之食的行为是愚蠢的,是不可取的,根本读不懂饿者的行为是有骨气和尊严的表现。

1.3缺少阅读技巧;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从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技巧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学生在阅读时大多都是泛泛地读,不知道什么样的文章要精读,什么样的文章要略读;不知道从题目中猜测文章的内容,不了解题目在文章中所起的挈领作用;不能抓住文章的要点;不知道找中心句;不懂得不同的文体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和运用不同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概括文章内容、主旨,不会根据文章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的方法。

1.4阅读心理不健全;文学作品就是作者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用书面语言符号以编码的形式表达出来,而阅读活动就是读者结合自己的经历、用自己的积累对这些书面语言符号进行解码的过程。阅读过程综合起来有两个过程,一是视觉感知过程,即读者用眼睛感知书面语言符号;一是复杂的思维过程,读者在获得书面符号以后,还要在头脑中对这些信息进行辨识、矫正、判断、记忆、联想、推理、分析、综合、概括等。真正的阅读时间两个活动一起参与的过程,如果只有视觉过程,而没有心理过程,那也是心不在焉;如果只有心理过程而没有视觉过程,大脑也是处于待命状态,也是没有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阅读心理不是很健全,①应付心理,粗略读一下,不仔细地咀嚼品味,这样再好的文章也读不出味来;②害怕心理,这类学生把阅读看着是一项很难的事情,看到文章就产生紧张的心理,在这种紧张状态下的阅读时无法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的,对信息的筛选也就挂一漏万。

2.提高阅读能力的对策

为了使初中生克服阅读中的种种障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增加知识积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从根本上讲,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①因此要克服学生的阅读障碍,就必须传授阅读知识,形成知识的积累。“阅读主要是通过读物达到对读物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认识。”②学生要想读懂阅读材料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要理解并吸收材料中的内容,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字知识,包括字形特点、词语法则、句法、篇章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要传授一些直接指明阅读性质、内容、方法、策略和技巧的知识,用来直接帮助读者解决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完成阅读任务。学生具有了丰富的阅读知识,就能达到正确的阅读,就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2培养阅读兴趣;《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在阅读的目标中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教学以及平时的阅读练习中,教师要不断地设法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让学生能从具体的阅读实践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领略阅读的妙处。阅读兴趣的培养,我认为主要要注意两个方面。①阅读文本材料的选择,要选择合乎学生口味的,要有一定的故事性、审美性和娱乐性。在阅读教学中,我发现初一的学生对自然科学,尤其是有关动物方面的带有故事性的文章感兴趣,所以不妨找一些这样的阅读材料,先让他们学会如何从文本中提炼信息,培养阅读的习惯,逐步让他们阅读一些经典型的文章,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文章都要逐步涉及;②要注意材料的难度。如果阅读材料的难度太大,学生会因为读不懂而敷衍,甚至放弃阅读;如果难度太小,他们又会产生轻视的态度。所以选择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照顾大多数,选择和他们能力差不多的,对初一学生来说,阅读纯抒情性的散文一一定的难度,但如果选择叙事性的散文,他们既能读懂,阅读兴趣也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注意阅读材料的选择,要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深刻性和永久性。

《札论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弗知其善也。”中学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如一盘盘美味佳肴一样,只有克服了阅读过程中的几个障碍,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会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