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站台线路拨道清筛作业的探讨

/ 2

关于优化站台线路拨道清筛作业的探讨

宋天罡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轨道机械化维护分公司300457

1前言

铁路营业线在运营过程中,道床石碴不洁度超过30%时,应当进行清筛作业。而随着铁路事业的整体进步,我国已普遍采用清筛机进行线路清筛,此作业方法清筛彻底、洁度高,清筛深度均匀,排水性能好,道床保持良好状态的持续时间比人工清筛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2站台线路拨道清筛作业

2.1拨道清筛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SRM80和QS650清筛机进行道床清筛,其标准挖掘宽度为4030mm-5030mm。这就要求轨枕外750-800mm的区域内不能有影响清筛机作业的障碍物。而站内线路尤其是站台部分,站台边缘距离轨枕外的距离一般在500mm左右,清筛机作业时无法正常通过。因此这部分线路一直采用人工清筛的方法清筛。人工清筛后的效果普遍不太好。所以想办法对其进行机械清筛(见图1)是十分必要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各个单位都想了很多办法,目前最常用的作业方法是先用捣固车进行拨道,使站台距离轨枕外的距离满足清筛机的作业宽度后,再进行清筛作业。

采用这种作业方法,最大的问题就是作业时间长。由于站台线路普遍在300米左右,先拨道,再清筛,之后还要将线路回拨,使其恢复原状。这就需要比区间线路清筛更长的作业时间。目前大部分拨道清筛都是在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采用重复拨道,拨道的效果无法保证,使得拨道时间不能很好的估算,导致整个天窗所用的时间也不能有效的控制。

2.2拨道清筛作业流程

拨道清筛基本流程如下:

例如某站台线路拨道清筛例子:

(1)首先要全面的对其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其内容有:站台两端距信号机的距离、站台的长度、曲线要素、满足清筛机作业的拨道量、线间距、影响清筛的障碍物等。根据调查的情况,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方式以及人员分工、机具安排。每隔一定距离在钢轨外侧与站台边缘做好标记,标出既有钢轨头至站台边缘的横向距离及需要拨道的位移量和方向;

(2)施工前要根据施工需要预卸石碴,石碴数量应确保施工后恢复线路需要。

(3)根据季节和线路锁定轨温情况,若施工时现场实际轨温超过允许范围及拨量较大时,必须坚持先放散后施工。保证应力放散均匀、彻底,满足施工需要。

(4)标注出工务、供电、电务等专业需要拆除的设备或作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⑸为减少拨道阻力,组织人员提前清理两线间、轨枕盒内的石碴,将其装入编织袋。道碴清理深度与枕底齐平为宜,清理出的石碴不得侵入邻线。

2、施工作业过程中的控制

(1)用2台捣固车进行拨道,第一台捣固车设置一定的拨道量拨道,拨1-2次;或者给定拨道量,逐镐递加,一直加到120mm-150mm;第二台捣固车重复第一台捣固车的工作,直至达到清筛机作业条件。

每台捣固车每次拨道后,由专人负责拨道后的线路几何尺寸检查并记录,不具备大机运行或作业条件的,必须立即通知地面工区配合人员,进行人工整修;达到大机作业条件后,后续大机方可进入。跟随技术人员测量线路拨道后是否满足机筛要求。

(2)清筛施工作业的控制

进入龙口地段前:开始作业时,调整道碴分配板,将直接落到道床上的石碴最小,不回填石碴;落到道碴回填输送带的石碴最大,调整输送带,使石碴落到钢轨的正下方位置。根据既有道床石碴情况,将提升导槽的石碴导流闸板部分打开,加大石碴抛出量,避免大堆石碴影响清筛机的护轨罩。

通过龙口地段:调整道碴分配板,逐渐增加直接落到道床上的石碴,回填量慢慢增加,确保道心石碴均匀、饱满;根据清筛后线路水平的实际情况,调整落到道碴回填输送带的石碴,并调整输送带使石碴尽量回填到钢轨正下方位置,达到与轨面平行。清筛机调整到位后,无特殊情况不可随意调整分碴装置,如果局部线路几何尺寸不达标,可人工调整。

(3)对清筛作业后的线路水平进行检测,拨道地段按每2米进行检测,其他地段按每5米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将测量数据标注在钢轨轨腰并进行记录。如果线路几何尺寸超限,必须人工处理。处理后的线路几何尺寸经捣固车车长复核确认合格后,捣固车方可进入作业。

⑷利用后面2台捣固车将线路回拨,每台捣固车跟随测量人员根据测量数据与原桩据进行比对,计算差值,指导下次捣固车拨道。

待线路基本恢复原位后,将前期装袋的石碴全面回填至道床,捣固车全面捣固,将线路恢复原状。稳定车同步进行稳定作业。每台捣固车每次拨道后,由地面工区专人负责线路几何尺寸检查、测量并做好记录,不具备大机作业条件的,必须立即进行人工整修,达标以后,后续大机才能进入作业。

3、站台线路拨道作业优化的理论依据

将线路向远离站台一侧平行拨道,再将拨道后的线路和原有线路用反向曲线连接。反向曲线的起点设在站台前方的线路处,终点设在站台端头的线路处。反向曲线参数的确定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设线路的平行拨道距离为S、反向曲线长度为L、反向曲线间夹直线长度为d、反向曲线半径为R,反向曲线的切线长为T,如图2,各参数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优化后的拨道作业,在拨道和回拨的时间上均有所减少;一般的拨道清筛所用的时间在235分钟左右,优化后所用的时间在211分钟左右,通过反向曲线连接的拨道,捣固车作业后的线路保持的更好,使得拨道和回拨所用的时间更少,更有利于清筛作业。

5、结论

拨道清筛解决了站台线路受限不能进行机械化清筛的问题,使其保证了道床质量,减少了维修和保养的次数。而通过优化拨道作业,使得拨道清筛作业时作业车辆的施工安全和整个施工所花费的时间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减少了施工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鼎波等.站内平行股道间反向曲线的设计和定位[J].铁道建筑,2003(08):48-49;

[2]梁爱和.站内大机清筛作业的施工组织与管理[J].铁道建筑,2007(0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