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骨折病人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与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我院骨折病人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与防范

周云兰

周云兰(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人民医院江西抚州344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317-02

【摘要】目的提高我院矫外科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方法加强护理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及时发现潜在于矫外科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操作、急救药品及设备管理、患者隐私及知情权、护患沟通、医疗费用等潜在的法律问题,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保证急救药品、设备准备到位;正确处理病人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加强护患沟通,按标准收费等防范措施。结果防范医患纠纷发生,提高医疗质量。结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履行法律职责,保障医患权益。

【关键词】护理法律问题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知识和法制观念的普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医疗护理过程倍加关注,投诉和付诸于法律的纠纷也呈上升趋势。作为骨创伤科的护士,在新的形势下,要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就必须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认识自身的角色范围,并认真履行职责,在工作中意识到存在或潜在的法律问题、法律责任,避免出现护患纠纷,保护病人和护士双方的合法权益。

1骨折病人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1.1护理文书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医疗护理文书是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实施医疗护理以及对患者病情变化的动态观察的具有法律作用的文件[1]。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填写的准确性、医嘱单的合法性、护理记录单的时间性和客观性。其潜在的法律问题有:

①对体温单上需填写的项目,有些护士填写不详细或错填,容易延误治疗时间。例如:对严重创伤病人,填写液体入量和尿量不准确,致使医生对病人的病情进行错误的判断,延误病人病情或者出现并发症,护士将负有责任。②医嘱单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订的诊疗计划,是护士执行治疗的依据。护士无固不执行或不按医嘱执行将被起诉。在处理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时,医生所采取的口头医嘱,护士在执行后,医生在短时间内没有补记医嘱单,在此过程中,病人因病情或其他因素死亡,容易引起纠纷。对开放性损伤病人的处理,有时为了工作上的方便,往往在建立静脉通路的同时,为病人进行TAT、青霉素、普鲁卡因过敏试验,但是医生还没有开好医嘱,在这过程中,如果病人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护士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③护理记录单强调时间性、真实性和客观性。时间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对伤情的评判和日后可能带来的医疗纠纷。护理记录涂改较多、护理执行时间与医嘱时间存在差异、内容与医生的记录不相符、并存在主观分析,容易造成病人的误解。尤其是对突发性交通事故中无家属陪护的严重创伤者.在抢救失败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不全或涂改的记录,促使家属对各种治疗护理措施产生更大的怀疑,从而加重护理纠纷。

1.2护理操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护理工作中的各项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其潜在的法律问题有:①搬动脊柱骨折病人或为其更换体位时,不注意保护受伤局部及保持头颈部与躯干平直,强拉硬拖,容易加重脊柱骨折的畸形和脊髓神经损伤的程度。②对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生活不能自理者,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导致病人摔伤、加重病情的,均造成严重的事故。③病人使用止血带缚扎止血时,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不按要求定时松解,不注意观察血运情况而造成组织坏死、肢体残废等不良后果。④在为截瘫或昏迷病人应用热水袋、冰袋时,不用布套包裹、不交待注意事项而造成烫伤、冻伤均容易引起纠纷。

1.3急救药品、设备准备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骨折病人多因意外事故、车祸、人为伤害所致,甚至危急生命,因此各项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准确到位,抢救设备随时处于完好状态,避免抢救病人时设备不到位,药品不齐全而发生相关的法律问题。

1.4护患之间、医护之间潜在的法律问题

病人一旦入院,医院和病人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法律关系,双方既享有权利又要承担一定的法律义务,护理人员为病人服务时,其行为不仅是个人,而且代表医院整体,具有法律效力。其潜在的法律问题有:①对病人服务态度恶劣,言行不慎,给病人不负责的回答或承诺;②同事之间回答病人的问题口径不一致,导致病人、家属的误解,造成敷衍了事的印象,例如.在为病人进行骨牵引时,有的病人主诉牵引力过重要求减轻重量,护士不先征求医生的意见而自行减轻重量,导致牵引不到位,影响治疗效果.而造成医护发生矛盾。有的医护人员在病人面前随意谈论其他医生、护士对病人的处理方法的不足和不正确等,易引起病人及其家属对医疗效果的怀疑,若骨折病人一旦出现肢体功能恢复不良,将成为日后纠纷的证据。

1.5患者的隐私权问题

隐私是个人不愿意被外人所知的个人客观情况,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保护患者的隐私;包括其身体的部位、病情以及既往病史等.这样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就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本人或家庭中的隐私。若随便谈论病人的隐私,造成扩散,则被视为侵犯了患者的隐私权。还有在为病人插导尿管或行骨盆牵引、股骨牵引时,不注意遮挡病人,也容易被视为侵犯隐私权。

1.6患者的知情权问题

现代医学要求病人或家属有权知道病情,并可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应该让病人知道的一定要明确地告诉病人,有的病人以自己应该知道而医护人员未告诉为由,提出诉讼[2]。例如:对颅脑损伤的病人,在观察病情的同时.没能及时告知病人或家属病情有变化的可能性,一旦病情出恶化,易引起纠纷;在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时,交待注意事项不清楚、没有说明不正确的锻炼方法会导致不良的后果.病人将认为是侵犯知情权.

1.7医疗费用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病人住院期间所需费用大部分由护理人员催交.对多发性损伤、病情危重者,如果不注意催交费用技巧,详细介绍必要情况,会引起病人或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不满;还有的骨科手用材料比较昂贵,如果事先不告知病人或家属所需费用,-均容易引起纠纷。

2防范措施

2.1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3]。对的学习,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各项规章制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从法律角度认识产生纠纷的原因,学法懂法,提高护士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2.2以护理常规为准绳,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熟练掌握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根据专科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质量检查标准,对护理工作正确评估,注意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2.3正确保护病人的隐私权和知情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应经常与病人、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对有隐私的病人,交接班要注意方式方法或场合.对当事人双方有争议的问题,不要加以评论,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不要无故隐瞒或夸大。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所进行的治疗、护理以及各种特殊检查都要让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了解.对可能出现的意外要讲解清楚。在治疗或抢救危重病人时不要谈论与抢救无关的话题,交待预后要有分寸,以免引起家属的不信任。

2.4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并妥善保管

护士根据病人的伤情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将检查评估结果与经管医生进行交流,做到医护一致;认真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并及时做好记录,记录内容要真实、详细、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对严重创伤者的抢救,必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相关内容。护士长要认真检查各项护理文书记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组织讨论、分析、规范并指导正确书写,严格把关。对护理文书应妥善保管,以备存查。

2.5急救药品、物品准备到位

由于专科疾病特点,随时会遇到严重创伤者要及时救治,因此,应做到急救药品齐全、器材设备完好,确保治疗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2.6医护密切配合

科室是一个整体,医护人员在协同处理病人时,不要随意在病人面前发表容易引起纠纷的言行,医护之间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

2.7按标准收费

实行“病人一日一清单”制度,增加治疗护理费用的透明度,使病人明明白白消费,避免费用纠纷。

在病人住院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均有可能涉及到各种各样潜在的法律问题,作为矫外科护士,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律和医疗安全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确保病人生命安全,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万蓉.急诊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

[2]王永利.病人知情监督可促进护理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19).

[3]程凌燕,臣宝兰.我科在防范护理风险中的做法及体肢护理管理杂志.200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