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义齿修复前牙缺失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活动义齿修复前牙缺失的体会

刘杨

刘杨

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贵州贵阳550011

摘要:目的:探讨活动义齿修复前牙缺失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0年3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牙缺失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传统铸造支架修复,给予观察组隐形义齿修复。观察修复成功率及牙周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3.8%,高于对照组(72.9%),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牙周病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形义齿修复用于前牙缺损中,能够提高修复的舒适性、耐用性以及美观性,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隐形义齿;前牙缺失;效果

前牙缺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牙齿咀嚼功能及其美容效果。目前,临床上一类修复方式采用活动义齿对其进行修复。随着修复技术与修复材料的不断发展,隐形义齿逐渐被应用于前牙缺失修复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将我院就诊的96例前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0年3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牙缺失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8.64±5.12)岁;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6~59岁,平均年龄(39.78±6.2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传统铸造支架修复。给予观察组隐形义齿修复。先进行牙体预备,然后制取模型,在石膏铸模上面对卡环部位进行标注,并标注出基托的范围。接着在标注的位置上铺蜡制作成型的基托,制作完成后装盒,采用沸水祛除其表面的蜡液,并用弹性树脂进行灌注,将其塑造成型,对其进行打磨、抛光操作后,让患者试戴并调整咬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及其并发症的情况。其中,并发症主要包括牙槽骨吸收、牙周出血红肿、形成牙周袋以及邻牙松动。

1.4评价指标

成功:患者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固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未出现翘动与摆动现象,患者未出现疼痛感、不适感以及食物嵌塞,义齿的基托能够与患者的牙体、牙龈紧密接触,且基托未出现折痕、变色以及变形,可顺利摘戴;基本成功: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的咀嚼功能,固位效果与美容效果均可,但患者佩戴后出现局部压痛感,经调整后疼痛感消失;失败:患者咀嚼食物时存在大面积压痛感,固位效果较差,密合度较差,人工牙脱落,且美容效果较差。

1.5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处理,计数采取率(%),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组别例数成功基本成功失败成功率

观察组4837(77.1)8(16.7)3(6.2)45(93.8)

对照组4823(47.9)12(25.0)13(27.1)35(72.9)

x2--7.5000

P--<0.05

2.2两组患者牙周病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出现牙周病共5例(10.4%),其中,有1例表现为牙槽骨吸收,有1例表现为邻牙松动,有1例表现为牙周出血红肿,有2例表现为牙周袋。对照组出现牙周病共8例(16.7%),其中,有1例表现为牙槽骨吸收,有2例表现为邻牙松动,有2例表现为牙周出血红肿,有3例表现为牙周袋。对比两组的牙周病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x2=0.8007)。

3讨论

前牙缺失主要是由于龋病、长时间磨损以及发育异常等因素而导致。目前,活动义齿修复在前牙缺失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铸造支架义齿修复主要是采用支架将其固定于邻牙中,具有一定的修复效果,但长期的支架固定容易降低牙体固位性,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牙齿疼痛、食物嵌塞等现象,进而影响到患者的舒适感[1]。铸造支架义齿基托、连接体及固位体非弹性部分在天然牙倒凹区必须缓冲,留下的空隙易积存食物,易造成天然牙牙周病、龋病的发生。此外,铸造支架义齿修复前牙时,通常卡环设计在前磨牙区,舌/腭侧基托面积较大,患者异物感强,且因卡环外露,对患者的面部美观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临床上个别患者还有金属过敏现象。

隐形义齿属于一种新型的修复材料,主要采用的是弹性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舒适性、美观性等特点。隐形义齿修复用于前牙缺失修复中具有显著优势,主要表现在:①隐形义齿修复能够使义齿紧密贴合于患者的牙体及其牙冠部位,具有良好的固位性、紧密性,因而舒适性较高[2];②隐形义齿修复能够最大程度减小义齿与牙体之间存在的缝隙,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食物嵌塞的发生[3];③隐形义齿修复采用一种半透明的材质,类似于人体的牙冠组织,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④隐形义齿修复仅在患者佩戴初期会对牙周部位产生机械性压迫力,导致患者牙周部位出现红肿现象,但随着患者佩戴时间的延长,其与牙龈之间地贴合也越来越紧密,因而机械性压迫力也越来越小,进而降低了牙周病的发生率[4]。

隐形义齿基托具有高弹性,可以扭曲,义齿戴入时用扭曲旋转即可戴入就位,就位容易,周边封闭性能好,一般不会导致真牙与假牙之间的食物嵌塞,降低了牙周病、龋病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3.8%,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的牙周病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隐形义齿修复前牙缺损,具有良好的耐用性、舒适性,同时还能够降低牙周病、龋病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隐形义齿修复用于前牙缺损中,能够提高修复的舒适性、耐用性以及美观性,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艳.隐形义齿修复前牙缺失172例效果观察[J].首都医药,2011,16:40-41.

[2]江强麟,陶江丰.铸造牙合支托隐形义齿修复前牙缺失的疗效观察[J].职业与健康,2011,24:2947-2948.

[3]赵祥宇,张桂荣,吴刘中,邹彤蔚.前牙缺失应用隐形义齿修复的临床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1:61-62.

[4]马丽琴.隐形义齿修复前牙缺失71例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