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1

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

李虎郭平

李虎郭平(山东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000)

【中图分类号】R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1-020-02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优缺点,实行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意义。方法收集178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前聋儿童,测量耳后切口的长度,最短的切口为3.3cm。结果实行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受试者术后平均听力在33dB左右。正确识别率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而不断增加,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聋儿中扬扬格双音节词识别率大于等于90%的占94.7%。语言能力随植入时间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聋儿中主题对话达到三四级的占89.5%。于正常情况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聋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最大意义便是外形美观,术后听力效果好,极大减轻了聋儿家长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小切口感音神经性耳聋耳蜗植入

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是造成聋哑儿的最主要的病因。药物治疗及其他综合治疗效果非常不好。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帮助重度,深度听力障碍患者获得实用听力的最为有效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178例行人工耳蜗植入的语前聋儿童,测量耳后切口的长度,探讨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优缺点。

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为选择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178例语前聋儿童。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178例语前聋儿童中,男性107例,女性71例。手术时年龄在1.9至6岁之间。平均2.8岁。其中大前庭导水管畸形18例,Waardenburg综合症2例,Mondini畸形5例,Michel畸形15例,原因不明136例,出生时难产窒息致聋2例。

术前对患者进行了病史采集、常规体检与耳鼻喉专科检查、听力学检查、颞骨高分辨CT扫描、MRI等。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或听觉脑干诱发电位、+40HZ相关电位测试、骨室导抗测试和镫骨肌声放射测试、助听听域测试。178例患者耳内镜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二、人工耳蜗植入耳术的选择

双耳均有残余听力时选选听力较好侧;

双耳残余听力相同时同时选右耳;

一耳有残余听力另耳无残余听力时选有残余听力侧为术耳。

三、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方法

研究对象全部选用是全身麻醉,耳后弧型切口经乳突-面隐窝进路。

四、人工耳蜗的选配

采用奥地利人工耳蜗医疗电子仪器公司、澳大利亚科利耳有限公司、美国人工耳蜗公司产品。

结果

全部研究对象除3例术后出现颅骨皮肤水肿外无其他并发症(面神经损伤,感染,切口裂开,脑脊液鼻漏,平衡障碍等)。

术后效果

实行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患者受试者术后平均听力在33dB左右。正确识别率随人工耳蜗使用时间而不断增加,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聋儿中扬扬格双音节词识别率大于等于90%的占94.7%能力随植入时间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在术后6个月以上的聋儿中主题对话达到三四级的占89.5%。于正常情况切口人工耳蜗植入的聋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实行人工耳蜗植入的切口根据类型可分为:

(1)弧型切口

(2)C型切口

(3)倒U型切口

(4)倒L型切口

(5)改良切口[2]

无论何种类型的切口,切口边缘都应距拟埋植接受/刺激器边缘至少2cm(House认为应距拟埋植接受/刺激器边缘至少1cm)。而在设计接受/刺激器的包埋部位时埋植接受/刺激器边缘距耳后沟边缘至少1cm。为了接受/刺激器比较容易埋植,设计实行人工耳蜗植入的切口长度往往相对较大,这样外形美观程度相对较差,同时也容易造成切口感染。实行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由于实行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外形美观,也极大减轻了孩子家属的心理负担。为实行双侧人工耳蜗植入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有其优势主要表现在:1增加在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2提高对声源的定位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言语识别率,降低听阈水平[3]。实行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最大意义便是外形美观,术后听力效果好,极大减轻了聋儿家长的心理压力。因而实行小切口人工耳蜗植入术是可行的,也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韩德民.人工耳蜗技术方兴未艾.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12:881-882.

[2]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J]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032-1033.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人工耳蜗植入专题论坛.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12:88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