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焦虑的改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焦虑的改善作用

巴晓琴马培杰

巴晓琴马培杰

(武威市凉州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焦虑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次1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n=80),对照组(n=80);对照组患者在术前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后术前焦虑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术前焦虑。

【关键词】优质护理;糖尿病;术前焦虑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249-01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致使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如护理不合理很容易引发患者低血糖症状、使患者在你手术前出现焦虑情绪,不利于患者康复。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对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应用术前优质护理,临床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发现优质护理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术前焦虑,现将详细探究内容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1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n=80),对照组(n=80);对照组有男患者44例,女患者36例,最小年龄为36岁,最大年龄为75岁,均值为(55.5±4.9)岁;而观察组有男患者39例,女患者41例,最小年龄为33岁,最大年龄为76岁,均值为(55.4±5.7)岁。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应用优质护理方式,具体措施如下:心理护理。首先建立护理基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度,全方面的评测患者心理特征与心理情绪,根据患者情况对患者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如疏导、激励、安慰等,减少患者焦虑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自信心;重建认知。为患者讲解情绪对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和患者共同分析和讨论焦虑情绪对病情的影响,增强认知概念,最后重建正确的认知,创建战胜疾病自信心;社会支持。与患者家属、朋友沟通,让他们多关心患者、经常探视,为患者予以精神鼓励,给予细致生活照看。激励患者经常参与糖尿病康复活动,使患者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糖尿病相应知识,同时也得到其他一些患者支持;多样化教育。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和心理疏导,为患者发放与糖尿病相关的教育材料如《糖尿病生活指南》、《糖尿病生活指南》等,为患者经常播放糖尿病知识的视频,通过多样化教育和心理疏导,防止产生焦虑情绪影响病情;体位训练。对于一些需要术后进行特殊体位训练的患者,可先让患者了解特殊体位对手术与疾病康复的主要作用,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一定的训练,使患者在术后可以很好的适应。

1.3观察指标

术前患者焦虑值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评定时间是入院第三天早9点与术前1小时,由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1.4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SPS17.0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且对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检验用χ2,组间差异用P值判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3天的焦虑改善效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尿病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负担,产生各种心理反应,主要包含焦虑的不良情绪,据有关资料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主观焦虑者有63%,客观焦虑者有42%[1]。焦虑是常见的负面情绪,它是在个体出现潜意识威胁后,发生的繁杂与负面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虑的产生致使激素分泌,比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使血糖升高,引发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压升高、焦虑等不良现象产生[2]。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后,术前焦虑值优于对照组(P<O.05),患者本身与刚入院时焦虑值差异不显著(P>O.05);对照组的术前与入院时焦虑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手术可以引发患者焦虑的不良情绪,进行护理后焦虑也没有得到改善。优质护理可以减缓患者焦虑情绪。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时间存在焦虑和消极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在心理与生理中反映出受影响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据相关研究指出,患者长期的焦虑可以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同时降低葡萄糖利用曲线,患者的焦虑情绪还可以内分泌系统相互影响并向严重的方向发展,引发由激素紊乱致使的血糖不受控制[3]。在临床上,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帮助患者控制好心态,维持良好情绪,为疾病的康复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焦虑起到改善作用,提升健康心理素质,减少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转变应对方式,近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海丽.优质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561-562.

[2]何莲芬,樊玲玲,邓怡,等.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1):155-158.

[3]孙淑英.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水平的影响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17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