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下车库的设计要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浅谈地下车库的设计要素

邬丽荣

天津方标世纪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00

摘要:面对日益增加的汽车保有量,仅仅依靠地面停车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居住建筑修建了地下车库。地下车库的建筑设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设计师的案头,成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类型。为了全面认识地下车库的设计特点,本文对地下车库的设计要素逐一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地下车库;设计;要素

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居民的私家汽车的快速递增,地下停车库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对地下停车库的设计如何应用新技术,如何设计得更科学、合理,已显得十分重要与迫切。

1出入口的设计

地下车库的通道宽度与车辆停放方式有关。停放方式是指车辆在车位上停放后,车的纵向轴线与行车通道中心线所形成的角度。规范规定,地下车库出入口最小净宽度,小型车单车行驶为3.5m,双车行驶为6m。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设置是规划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小区整体规划,最好选择距小区主要出入口较近位置,易于辨认、到达且对行人影响较小,同时可减小住宅小区的地面车流量。另外,也可采用与人行入口分别设置的专用汽车出入口,做到人车分流,同时使进入小区的小汽车能够很快地进入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置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1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3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地下车库坡道设计

车辆进出地下车库可采用坡道式或升降梯式,现在多采用坡道式。坡道具有通行量大、简单可靠、维护运营成本低等优势,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坡道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及直线与曲线组合坡道。其中直线坡道的驾驶体验感最好,组合坡道次之,曲线坡道最差,尤其是螺旋上升或下降的连续曲线坡道,这样的坡道虽然占地最小,但实际使用中常常由于设计者采用了规范中最小宽度及最小转弯半径,以及车库出口不够顺畅、坡道材料防滑性能下降、驾驶者水平差异等原因,给驾驶者带来麻烦甚至是危险。因此,在设计坡道时,应综合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化选择。当采用连续曲线坡道时,尽可能适当放大车道的宽度、转弯半径及坡度,组织好出入口交通。坡道设计中的坡度设计除应符合规范要求外,还应注意坡度大于10%时,在坡道上下端设置缓坡段。有些项目一味强调缩短坡道长度、减小占地面积,不设置缓坡段,导致有些车辆驶入或驶出坡道时,不是磕前面就是磕后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地下车库层高设计

地下车库通常面积较大,内部管线设置较多,相互之间要考虑穿越避让,因此要比较精确地控制层高,这样有利于控制车库的造价。决定层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净高的要求,二是管线的高度,三是结构体系的高度。以小型车为例,规范要求净高2.2m,可以反推得出车库的高度。汽车库层高=停车库净高2.2m+通风高度(0.3~0.35m)+喷淋高度(0.2m)+电缆桥架高(0.1~0.15m)+顶板梁高(0.7~0.8m)+预留0.1m富余量。我们可以得出含通风、喷淋的地下车库层高一般控制在3.6~3.8m为宜。通风管、消防喷淋、电缆桥架的高度可调整的范围不大,减少结构梁高度可采用无梁楼盖、宽扁梁以及上翻梁。上翻梁虽不会明显提高造价,但会造成顶板排水不畅,同时加大顶板防水层铺贴的难度,为今后造成隐患。因此,采用普通梁板、宽扁梁或无梁楼盖体系的地下车库较多,层高可以参考以上推算的数值,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4停车位与柱网设计

布置柱网时必须考虑到尽量增大车库内有效停车面积,减少因柱产生的空间浪费,在相同的车库面积中柱越多,减少的停车位越多,若两柱间由停两辆车改为停三辆车时,由于柱距加大,柱子减少,可多停约5%的车,即每停20辆车可增加一辆车的面积,所以当车库规模较大时,应按每柱距间停放3辆车考虑。当然,在柱距增加停更多辆车时,由于柱截面与梁高、层高均增加,反而使土建造价增加,因此地下车库以每柱距停3辆车较合适,且结构较经济合理,柱网尺寸在8米至8.5米,可满足停车和行车的多种技术要求,同时也照顾到结构的经济跨度值。

5排水设计

一是要立足于“防”,二是立足于“排”。首先地下车库出入口应设遮雨设施,出入口地面设置150~300mm高反坡,并设置第一道截水明沟,宽度不小于车道宽度。截水明沟宽450mm,深300mm,设铸铁或钢制雨水篦子,直接与室外排水系统相连。坡道底端设第二道截水明沟,尺寸同第一道,接入地下车库集水井。除最底层的地下车库外,其余层的地面可采用0.5%坡度的坡向地漏,由地漏经排水管汇入集水井。最底层可利用底板厚度埋设排水管,或者利用滤水层厚度设置沟宽200mm、深300mm的明沟,并设铸铁或钢制雨水篦子,接入集水井,集水井内应设置能自控的潜水排污泵。

6防火与防烟设计

《规范》对地下车库防火与防烟分区的最大面积都有详细规定。由于防火分区越多,成本就越高,在设计中要尽量用足最大面积,减少防火分区的划分。同时防火分区要尽量拉直,减少曲折,这样可以减少防火墙和防火卷帘的数量,节约成本。除面积小于1000m2的地下一层车库外,其余地下车库都应设防烟分区。防烟分区面积不宜大于2000m2,且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7增加停车位的办法

近些年,随着技术的发展,机械停车位作为有效增加停车数量的手段,越来越多地得到广泛应用。除了在地面上常见的多层机械车库外,机械车库也被引入到了地下,有效地增加了停车数量。采用“升降横移式车库”机械停车设备,一层变两层,净高由2.2m,变成了3.6m,每三个车位可以增加两个车位,增加了三分之二的停车数量,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结语:以上是对于一些地下车库设计要素的经验总结,没有涉及的要素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地去总结。这样的总结,有助于建筑设计师快速、准确地做出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设计,达到保证工程质量与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明俊.住宅小区地库设计浅析[J].福建建筑,2017(07):41-43.

[2]胡欣涛.浅谈地下车库的设计要素[J].城市建筑,2017(14):86-87.

[3]宋岭,张少伟.住区地下停车空间设计要素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3):364-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