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李云晖

甘肃省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50

【摘要】目的探究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糖尿病患者92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糖尿病患者均进行尿常规定性检验,分析其在糖尿病蛋白尿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当糖尿病患者发病时间逐渐增加时,显示严重蛋白尿的占据百分比也在不断增高,比较不同发病时间的严重蛋白尿占据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当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时,显示严重蛋白尿的占据百分比也在不断增高,P<0.05。结论采用尿常规定性检验方式可有效判定糖尿病肾病,且该项检查操作步骤简便,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荐采纳。

【关键词】糖尿病蛋白尿;尿常规定性检验;临床效果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居高不下,且该类疾病逐渐趋向于年轻化特征[1]。糖尿病属于临床上一类十分常见的代谢性慢性疾病,具有发病时间长、治疗时间长等特征,其中一类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为糖尿病肾病(DN)[2],该类并发症发病初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以蛋白尿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可采取尿常规检验对疾病进行确诊。为此,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具体见下文。

1、92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与方法

1.192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糖尿病患者92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常规诊断后显示疾病被确诊,均进行血糖检测后符合糖尿病的判定标准,均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

92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与最小的分别为76岁与14岁,中位数年龄为(51.23±2.56)岁,发病时间最长的与最短的分别为30年与6个月,中位数病程为(11.69±2.15)年,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平均值分别为(8.36±1.18)mmol/L与(13.62±1.76)mmol/L;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有6例,年龄最大的与最小的分别为31岁与14岁,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2例,以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另外86例患者为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最大的与最小的分别为76岁与29岁,多数患者较为肥胖,发病时间较为漫长,以口渴、轻度乏力、伴有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心衰、肾病综合征、酮症酸中毒等作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1.292例糖尿病患者的尿常规检查方法

选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相关的配套试剂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检验方法为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前医护人员应嘱咐患者避免剧烈运动,连续禁食8h,收集患者的24h尿液,尿液均选择中段尿进行检查,并兑入适量的甲苯防腐,2h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对患者进行血尿素氮(BuN)与血清肌酐(Scr)检查,选择配套的试剂进行临床检查,收集患者3mL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液,置于试管中进行离心处理,后选择上清液对上述指标水平进行临床检查。

1.3判定标准

分析糖尿病患者与BuN、Scr指标水平之间的关系,其中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在30mg/24h以下表示为尿微量白蛋白阴性,若在30mg/24h以上则表示为阳性;BuN正常值在2.86-7.14mmol/L之间;Scr正常值:女性为44-97umol/L之间,男性为54-106umol/L之间,小儿为24.9-69.7umol/L之间[3]。

1.4评价指标

比较糖尿病患者蛋白尿和发病时间之间的关系;比较糖尿病患者蛋白尿和年龄之间的关系。

1.5统计学处理

将92例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数据均纳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当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时用P小于0.05进行表示。

2、结果

2.1发病时间

当糖尿病患者发病时间逐渐增加时,显示严重蛋白尿的占据百分比也在不断增高,比较不同发病时间的严重蛋白尿占据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下表1。

3、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类慢性疾病,分析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环境等因素,该类疾病患者由于长时间血糖水平较高,容易引发体液紊乱现象,同时损害患者的神经、血管、心脏、肾、眼等重要脏器及系统。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进步,对糖尿病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导致该类疾病患者的预后获得明显改善,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病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是十分明显,若不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将使得病情进一步加剧并引发多种临床并发症,其中一类十分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即为糖尿病肾病,目前临床上对该类并发症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无定论,许多学者认为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类临床症状,包括遗传、高血糖代谢异常等因素。

对于正常人群来说,其尿液中白蛋白含量应在20ug/min以下或者在30mg/24h以下,若检测得知其白蛋白含量为20-200ug/min或者30-300mg/24h时可表明为微量白蛋白尿,若其含量在200ug/min以上或者300mg/24h以上时表示为严重白蛋白尿[4]。

临床研究显示[5],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若不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疾病诊疗将使得疾病进一步发展并演变为严重肾病,且目前糖尿病肾病为发生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次研究对该类疾病患者采取尿常规定性检验方式,结果表明,当糖尿病患者发病时间逐渐增加时,显示严重蛋白尿的占据百分比也在不断增高,比较不同发病时间的严重蛋白尿占据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当糖尿病患者年龄越大时,显示严重蛋白尿的占据百分比也在不断增高,比较不同年龄段的严重蛋白尿占据百分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糖尿病蛋白尿与发病时间、年龄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综上情况可知,采用尿常规定性检验方式可有效判定糖尿病肾病,且该项检查操作步骤简便,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荐采纳。

参考文献:

[1]林艾晶.尿常规定性检验糖尿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3-24.

[2]李湘,刘雅卓,王晓梅等.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病的现状调查[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6):662-665.

[3]刘雅卓,王晓梅,隋淼等.2型糖尿病蛋白尿患者药物治疗及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6):3230-3231.

[4]刘雅卓,王晓梅,隋淼等.2型糖尿病蛋白尿人群临床特征及代谢状态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04(5):133-134.

[5]赵讯,王学敏,林海英等.2型糖尿病肾病地区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