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问题与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高中生心理问题与措施

桂怡丰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高中生都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都处在青春的发展期,高中三年是人一生中智力、体力、精力的巅峰时期,是最有可塑性、最有理想、最能改变人生轨迹的阶段,这一阶段学校家庭的正确心理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为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此与大家分享交流。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问题;措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351-02

1.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

1.1学习问题

1.1.1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与学习成绩的优异有直接关系,掌握了高效、简洁、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上较容易取得较好成绩,反之,可能学习很用功,但成绩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故学习过程中,如何锻炼正确的思维习惯,掌握有效地记忆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1.2厌学:厌学是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广泛存在,还出现在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群体中。缺乏目标、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得不到鼓励等因素会极易产生厌学情绪,高中生会采取身体不适、不喜欢某老师的风格等方法逃避学习。

1.1.3考试焦虑:高中生普遍被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所主导,认为分数是衡量学生优异的唯一指标,一味寻求成绩上的优异,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就会受到同学、老师、家长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再加之学校考试安排异常密集,和成绩排名公布的压力,高中生时刻处于考试焦虑状态,担忧考不好后没法向大家交代。

1.2人际关系问题

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都有重大影响,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高中生能否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今后学习、生活以及工作都有重要影响。高中生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与同学、老师、父母、异性交往等方面。

1.2.1同学关系不融洽:高中生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比较常见的,是彼此之间在兴趣爱好、观念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所致。同学间不善于赞美对方也是导致关系不融洽的因素,过于直接地对同学进行批评或者讽刺是导致不和谐的催化剂。

1.2.2与老师沟通不善:此现象大多发生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不够理想的学习成绩使他们心理发生变化,认为老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偏爱”,而放弃了自己这类“差生”,长此以往,该类学生自暴自弃,自觉屏蔽老师,拒绝和老师沟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1.2.3与家长有鸿沟:由于年龄及社会经验的差异,导致相当大比例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共同话题较少,学生不愿向父母吐露心声,父母工作压力较大,也无暇顾及学生感受,并总以成人的思维对学生进行说教,学生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远。

1.2.4与异性交往不自然:高中生处于特殊的时期,此时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变化,高中生对自身和异性的青春期发育和变化充满好奇,同时迫于学业压力,还要努力克制情感,这会导致异性之间交往不自然。据调查,85%的同学对异性过分敏感,74%的学生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

1.3网络依赖问题

网络依赖又称网瘾。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都没有过多的兴趣,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心理疾病。高中生大多都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对新鲜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寻求刺激,以满足这个阶段的人生需求,而网络出现之后,网络游戏和聊天,恰好对应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自然就会对网络成瘾。过分沉迷网络,会出现焦虑、烦躁、抑郁、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在网络上花费大量时间,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学习成绩下降,人际交往也受到影响。

2.提高高中生积极情绪的措施与方法

2.1建构积极的心智习惯,提高认知水平

心智习惯实质上就是思维定式,它是人们观察认识事物、分析判断推理、展开行动的依据。心智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的。高中生在发展过程中,在学习、生活、社会等方面都面临许多挑战,失败和挫折正是培养自我心智习惯的重要契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正面引导,培养高中生积极的理性认知,转换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接纳他人,悦纳自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

2.2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

相关研究表明,父母的婚姻关系和谐,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民主和谐、温暖有爱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孩子们有安全感,能够愉快的成长。而不断争吵的家庭,会让孩子反感、恐惧、找不到安全感,甚至想着离家出走,心理会出现自卑,也难以和同学们融入到一起。因此。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对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2.3改善班级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和谐的班级离不开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改善班级环境,又能够消除高中生的学习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学习的成绩和身心健康。建立相互尊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有安全感、归属感、自尊感等多种心理需要,也能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而舒缓学习上的压力,解除身心疲劳。

2.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高中生健康发展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解决同学们的心理问题,对于同学们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青少年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强健自己的体魄,消除消极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此,全社会尤其是学校应该广泛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3.总结

总之,许多高中生有一个共同的心病,就是害怕失败,一些很小的挫折常使某些人一蹶不振或举足不前,而人生之路铺满了大大小小无法预料的挫折,不可能事事都顺风顺水,所以应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只有正视挫折,才能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它。俗话说的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参考文献】

[1]胡慧灵.高中生应对压力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以长沙市长郡中学为例[J].慧中国校外教育,2015(02).

[2]王睿轲,马鑫,李翔,伍妍.高中毕业班学生高考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3(06).

[3]盛烨,安鑫.高中生学业压力与攻击性的关系[J].宜春学院学报,2013(02).

[4]钟明天,蚁金瑶,凌宇.高中生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探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04).

[5]曾瑞华.高中生睡眠状况及失眠原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