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覃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覃璇

覃璇

张家界市永定区沙堤乡中心学校覃璇

【摘要】新课堂理念下,如何进行数学教学,本文从七个方面进行浅析。一是重视情境创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二是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三是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四是创新数学学习方式;五是树立新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六是关注评价过程,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七是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浅谈;新课程;理念;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28.8【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10-01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理念在全国各地有计划地推行,数学课堂教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正在遭遇强有力的冲击。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呢?这里简单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情境创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尽量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要创设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例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课的教学中,首先看下面的问题:

王强家开的文具店要进一批钢笔,一种进价15元,售价18元;另一种进价12元,售价15元,现在哪一种获利更大一些?

同学们经过一阵思考后,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

生1:两种钢笔每支获利都是3元,进两种获利一样大。

生2:钢笔价钱贵、质量好,我喜欢买质量好的,进15元一支的好卖些,卖得多利润大。

生3:进12元一支的获利大,一样的本钱进12元的比15元的进的货多。

生4:对,比较获利的大小,得看投入与回报的比例。

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在排除市场的其它因素和两种钢笔销售相同的情况下,进哪种笔利润更大,就要看投入与回报的比例。

即:商品销售利润&pide;商品进价=商品利润率

这样的课堂教学,把一些抽象的名词,通过问题情境,使同学们感受到“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因而主动建构数学模式,然后进一步解释、应用。

二、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学生做一做,从中探索发现规律,并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全作的意识,培养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练把自己思想感情表达清楚,并理解同伴的描述,提高表达能力。

例2:《用字田表示数》一课中,用火柴棒搭正六边形游戏来创设情境。让同学们按要求以组为单位搭正六边形,然后讨论搭出n正方形时,需用火柴多少根?

1、按图搭正方形:

□□□□□□□□□□……

1个正方形2个正方形3个正方形n个正方形

2、找出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根数之间的关系:

3、写出结论:。

同学们通过合作、交流,然后纷纷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

①.4+3(n-1)②.1+3n

③.4n-(n-1)④.2n+(n+1)

这种开放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亲身体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积极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数学学生和假冒新意识。

三、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努力倡导的目标,并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在问题情境的设计、在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中,都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教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

例3:请同学们就方程4(X-1)=3(X+1),联系实际,编出尽可能多的数学问题。这类作业,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创新设计,每个同学都有参与的能力,不同能力的同学编出不同的题目,这样能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看到自己的价值,也能使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独立完成做作业。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还应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着用自己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有材料,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四、创新数学学习方式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教师有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能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五、树立新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者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水平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利用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深刻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如何解决课本中的习题,而是让我们的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有能够进行数学的思考,只有用好教材,活用教材,融入生活,才会对学生的数学观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学生自觉提高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数学修养。

六、关注评价过程,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变化与发展,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七、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

教师应当在学生理解并能正解运用公式法等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较为复杂的计算。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际活动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鼓励学生利用计算器和其它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