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及问题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及问题处理

迟鹏骋王玺羽王鹤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116000

摘要:冲击钻孔灌注桩技术属于成桩技术,因该技术涉及的施工工序相对较多,对施工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受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成桩施工质量。本文将对冲击钻孔桩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探讨,针对常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办法,为我国冲击钻孔桩施工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冲击钻,灌注桩,施工要点,处理

近些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开,始广泛的利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保证地基施工的质量。钻孔灌注桩技术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的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技术含量非常重要

1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特点

1.1施工周期较长

不管是路桥工程,还是在码头工程当中,冲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周期都比较长,要远远长于挖孔灌注桩施工以及沉管钻孔灌注桩,从项目工程的立项到施工需要长时间的调研工作,但同时,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施工效果也更好,能够有效的提高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由于施工周期往往长达几年,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之前,需要做好预算编制工作,从而控制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成本。

1.2固定性强

相比挖孔灌注施工工艺及沉管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固定性更强,因此比较适合用于跨度较大的路桥工程施工当中,不仅能够提高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还有效的提升了结构的整体性。

1.3工程量大

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工程量较大,这不仅导致前中期的人力、资金投入都非常大,还影响到项目工程的经济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加强材料、机械设备的监督管理工作,使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资源得到优化。

2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分析

2.1桩位的测定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现场展开充分准备与清理工作,务必要保证现场平整,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清理之后,需要以桩位平面的布置图与施工图纸作为施工的依据,准确确定校准点的位置点与桩基的轴线,同时做出适当的标记。从而确定出每根灌注桩的具体位置。在进行施工时,还要对桩基的位置偏移进行预防,同时安排有关工作人员对灌注桩的位置按时进行检验与复查,进而保证灌注桩位于其规定的标准位置上。

2.2泥浆制备工作

泥浆的制备是施工过程的重要部分,泥浆作用是排土护壁、冷却钻头以及切土润滑等。其中护壁重点是根据当地土质的具体特点来制备对应的泥浆,倘若需要在土质或者是粉质土质中完成成孔的工作,则需要加适量的清水,但必须注意排渣泥浆的密度范围控制于1.1~1.3g/m3之内,并用原土进行造浆。

2.3埋设护筒

护筒采用钢板加工制作,内径大于桩径40cm,护筒顶端宜高出地面0.3m并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0m。当钻孔内有承压水时,则要高出稳定后的承压水位2.0m以上。当处于潮湿地区时应高于最高施工水位1.5~2.0m。护筒埋设平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偏差不大于1%。护筒埋入深度一般为2~4m,特殊情况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护筒四周用黏土分层夯实。

2.4钻孔

进行钻孔时,普遍运用冲击钻头的方法对钻头抬高,之后依靠着钻刃自由下落的惯冲力对岩层进行削切,最后把碎渣排出,即形成孔洞。其中冲击钻机的方法分为两种,一般以钻杆式与钢丝绳式为主。钻杆式其工作效率相对较低,所得孔的直径相对较小,运用的范围相对比较窄,而钢丝绳式其钻孔的直径相对较大,分为800mm与1200mm等几个类型。另外,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倘若表层土质为软土,需要准备适当的护壁料,添加适当的砂砾、粘土以及片石在护筒之中。钻头的选用则需要以锻制或者是铸钢制造为主。对钻刃与钻头进行焊接时,需要采用T18型号的钢对其焊接。冲孔时候,钻头落距需要控制在0.4~0.6m之间,最初运用低锤密击的方式,开孔深度是护筒底向下3~4m时,可以适当的增加落距在1.5~2m之间。

2.5清孔

清孔的时候普遍运用的为射水清孔的方式,射水清孔方式一般在连接孔口间的分段后,把清孔的导管调入,通过空气压缩机与抽水机的共同运作,对孔内部残留物进行清理。其中的空气压缩机能够在导管内产生巨大的气流,此时把导管里面的压力调节为0.6~0.7MPa之间,然后把清水灌入孔内,搅动并喷翻孔里的泥渣以及其他杂物,从而使得清洗出的杂物在高压气流的作用下上涌并喷出。

2.6钢筋笼施工

钢筋笼制作采用“长线放样法”:①在加工场地预先设置加工底座,沿钢筋笼长度方向上每隔3m设置一个底座。②按照底座的位置安装主筋,并用连环挂钩来布设其余的主筋,最后开始进行加强箍筋和主筋之间的焊接。

钢筋笼安放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顺直,避免碰撞孔壁,严禁墩笼、扭笼。

钢筋笼的标高,到达设计位置后应采用吊筋和抗浮筋固定,避免钢筋笼下沉或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响而上浮。

钢筋保护层用定位筋保证,严禁用粘土砖或短钢筋头代替(砖吸水、短钢筋头锈蚀后会引起钢筋笼锈蚀的连锁反应)。保护层的允许偏差为±10mm。

2.7混凝土灌注

钢筋骨架安放就位后、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再次检查孔内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定,则进行第二次清孔。保证灌注前沉渣厚度不超过5cm,孔底干净后,方可灌注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混,现场存罐车不得少于2辆。灌注前检查坍落度,如不符合要求,进行二次搅拌,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开始灌注时,要求连续不断快放,严禁中途停止。首批混凝土量要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1.0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

3冲击钻孔灌注桩常见问题的处理

3.1掉钻问题处理

在钻孔质量还算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在进行打捞前,先对孔的周围科学检测,利用专业的探针等设备准确无误的判断出掉落孔底的钻头,最关键的是,用打捞器打捞的过程中要一次成功,避免反复打捞。另一方面如果钻孔质量不稳定,甚至局部坍塌的情况下,“气举法”是最好的选择,先利用专业设备对钻头上方障碍物进行清除,随后再进行打捞工作。

3.2防止出现斜孔、扩孔、缩孔、塌孔

钻机底座牢固可靠,钻机不得产生水平位移和沉降。

钻孔的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之内,发现孔斜后及时进行修孔。

选用优质泥浆护壁,同时加强泥浆指标的控制。

一旦发现塌孔现象,要立即停钻。如果塌孔范围较小时可通过增大泥浆粘度及比重的办法稳定孔壁;如果塌孔较为严重时,可对钻孔采用粘性土回填,待稳定一段时间后再重新钻进成孔。

3.3防止沉渣过厚或清孔过深

防止沉渣超标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成孔后,孔内泥浆指标要达到规定要求,规范规定含砂率要小于2%,须采用泥浆净化装置循环去砂,降低含砂率。

3.4防止钻孔桩混凝土浇注时出现断桩现象

断桩主要是导管埋置深度不够或导管提升高度计算错误,导管拔出了混凝土面(或导管拔断),形成了泥浆隔层。应对导管埋深进行记录,同时用搅拌站浇注方量校核测深锤测得混凝土面标高,准确计算,始终保持导管埋深在2~6m。

总之,钻击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旧需要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加强施工管理和控制,提高工程的整体稳定、安全性,确保良好建筑环境,并让建筑行业可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海亮.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7).

[2]刘用俊.冲孔桩施工方法及常见问题处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