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疼痛较皮损出现的先、后与预后情况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带状疱疹的疼痛较皮损出现的先、后与预后情况的临床分析

文利伟1李锦2

文利伟1李锦2(1四川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000)(2四川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自贡643000)

1.目的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皮肤和周围神经病变的疾病,疼痛是该病最痛苦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116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疼痛与皮损出现的先、后与在正规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下了解病程的情况,丰富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减轻患者痛苦,更有效解决神经痛等症状提供帮助。

2.方法

本研究对2010年8月至2012年03月期间,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带状疱疹患者进行资料采集。共调查采集了116例带状疱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集指标包括:①一般临床资料;②就诊时发病时间均限于1周内的中老年患者;③带状疱疹的疼痛症状较皮损出现的先、后与在正规抗病毒(更昔洛韦针0.5ivgttqd,结合窄波UVB光疗qd)7-10天、营养神经(腺苷钴胺片0.5mg-0.75mgpotid)至疼痛消失为止的治疗方案下了解病程的时间情况。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学描述及相关性研究。

3.结果

116例患者年龄在35-86岁之间,其中男性86名,女性30名,男∶女≈3∶1,平均发病年龄为56.63岁。其中绝大部分无明确诱因68例,占58.7%;外感所致者28例,占24.1%;劳累所致者7例,占6.0%;饮酒所致者2例,占1.7%;还有11例患者既往有便秘病史,占9.5%。发病部位于腰腹25例,占21.5%;发于头面及颈部28例(包括眼部),占24.1%;发于四肢17例(上肢11例,占9.5%;下肢6例,占5.2%),发于胸背部33例,占28.5%,发于臀部、会阴13例,占11.2%。既往史中合并其他疾病者51例,占总人数的44.0%。采集发病时间均限于1周内的中老年患者,最短发病时间为半天,最长发病时间为7天。116例患者中带状疱疹的疼痛症状较皮损先出现的患者47例,占40.5%;带状疱疹的疼痛症状较皮损后出现的患者66例,占56.9%;有皮损但始终无疼痛患者3例,占2.6%。

上述采集患者均在正规抗病毒(更昔洛韦针0.25-0.5ivgttqd,结合窄波UVB光疗qd)7-10天、营养神经(腺苷钴胺片0.5-0.75mgpotid)至疼痛消失为止的治疗方案下进行统计病程时间。带状疱疹的疼痛症状较皮损先出现的患者,病程范围在14-76天,平均为42.2天;带状疱疹的疼痛症状较皮损后出现的患者,病程范围在12-79天,平均为43.6天;另外3例有皮损但始终无疼痛患者病程以皮损消褪时间统计,病程范围在7-14天,平均为8天。带状疱疹的病程与带状疱疹的疼痛症状较皮损出现的先、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带状疱疹的病程与性别、发病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年龄、基础疾病呈正相关(P<0.05)。

4.讨论

带状疱疹,好发于中老年,儿童少见,春秋季多发。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较为剧烈。病程一般在2-3周,老年人为3-4周。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该研究中以中老年患者为对象,带状疱疹的疼痛症状较皮损出现的先、后与在正规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方案下统计的病程时间平均值基本相等,即带状疱疹的病程与带状疱疹的疼痛症状较皮损出现的先、后无明显相关性。带状疱疹有疼痛比无疼痛患者病程明显增长。带状疱疹的病程与性别、发病部位无明显相关性,与年龄、基础疾病呈正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