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小儿腹泻贴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3

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小儿腹泻贴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的影响分析

张国民

(夹江县妇幼保健院四川乐山614100)

【摘要】目的:探究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小儿腹泻贴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的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然后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中43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小儿腹泻贴来进行治疗,B组患者仅采用常规疗法。分别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并统计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差异。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基本无差异,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均有了一定的改善,A组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更加优于B组,二者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在B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1例,占25.6%,A组中出现不了反应的患者仅有2例,占4.7%。A组的治疗安全性更高,两组间的差异显著(χ2=7.3404;P<0.05)。结论: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小儿腹泻贴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较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快速稳定患者的病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片;小儿腹泻贴;小儿急性腹泻;血清心肌酶;同工酶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093-02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sofLactobacillusacidophilustabletsandchildren'sdiarrheaonserummyocardialenzymesandisoenzymesinchildrenwithacutediarrhea.Methods86childrenwithacutediarrheawereenrolledinthisstudy.AllpatientswereadmittedtohospitalfromApril,2015toApril,2016.Thenthe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AandBgroupsaccordingtotheorderofadmission,and43patientsineachgroup.PatientsingroupAweretreatedwithLactobacillusacidophilustabletscombinedwithpediatricdiarrheapatches.PatientsingroupBweretreatedonlywithconventionaltherapy.Thelevelsofserummyocardialenzymesandisoenzymeswerecomparedbeforeandaftertreatment,andtheadversereactionswereanalyzed.Thedifferencesofthetworegimenswereanalyzed.ResultsBeforetreatment,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serummyocardialenzymesandisozymelevelsbetweenthetwogroups(P>0.05).Aftertreatment,thelevelsofserummyocardialenzymes,(P<0.05).ThelevelsofserummyocardialenzymesandisoenzymesingroupAwerebetterthanthoseingroupB(P<0.05),and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0.05).Atthesametime,11patients(25.6%)developedadversereactionsingroupB,andonly2patients(4.7%)ingroupAshowednoresponse.ThesafetyoftreatmentingroupAwashigher,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χ2=7.3404;P<0.05).ConclusionLactobacillusacidophilustabletscombinedwithpediatricdiarrheahasbetterclinicaleffectonchildrenwithacutediarrhea.Itcanimprovethelevelofserummyocardialenzymeandisoenzymeofpatients,quickenandstabilizethepatient'scondition,andalleviatethepainofpatients.Patientswithadversereactionsless,thesafetyandfeasibilityoftreatmentishigh,itisworthpromotingtheapplication.

【Keywords】Lactobacillusacidophilustablets;Infantilediarrheapatch;Acutediarrheainchildren;Serummyocardialenzyme;Isozyme

小儿急性腹泻是由于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综合征,小儿急性腹泻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二是感染性因素造成的腹泻[1]。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水样便、脱水等情况,严重的还有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败血症等情况,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2]。并且儿童患者的抵抗力较低,很容易出现并发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小儿腹泻贴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的影响,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探究将86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的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然后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中43例患者。A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最小的10个月,年龄最大的8岁,平均(3.3±0.6)岁。B组中,男22例,女21例;年龄最小的9个月,年龄最大的7岁,平均(3.2±0.5)岁。两组的一般资料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对于此次实验的目的均有了解,患者自愿参与到实验中来,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服用嗜酸乳杆菌片(国药准字H10940114;通化金马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龄在1岁以下的,每天3次,每次0.25g,年龄在1岁以上的,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0.5g。同时,联合小儿腹泻贴(重庆壹心堂制药有限公司)来进行治疗,将药贴贴于患者的神阙穴、中脘穴、关元穴、胃俞穴,每天1次,每次贴8~10h。B组:B组患者给予常规补液、纠正电解质等治疗。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进行统计,血清心肌酶中主要观察CK和CK-MB水平,同工酶中主要观察AST、ALT、LDH水平,然后取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在两组间进行比较;(2)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跟踪随访,并记录患者有无出现不良反应,将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输入到SPSS19.0[3]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Kolmogorov-Smirnov”作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均值±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性分布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来表示,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比较

(1)血清心肌酶:在治疗前,A组患者的CK、CK-MB水平分别为(512.6±60.5)U/L和(57.2±6.1)U/L,B组患者的CK、CK-MB水平分别为(511.8±60.3)U/L和(57.8±6.5)U/L。两组在治疗前的血清心肌酶水平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A组患者的CK、CK-MB水平分别为(132.6±18.5)U/L和(17.4±2.1)U/L,B组患者的CK、CK-MB水平分别为(202.4±26.1)U/L和(28.8±2.5)U/L。A、B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心肌酶水平均有了显著的改善,但A组患者的整体情况明显优于B组,二者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同工酶:在治疗前,A组患者的AST、ALT、LDH水平分别为(58.3±6.1)U/L、(58.2±6.8)U/L和(354.5±43.1)U/L;B组患者的AST、ALT、LDH水平分别为(58.9±6.4)U/L、(57.8±6.7)U/L和(355.1±42.8)U/L。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治疗后,A组患者的AST、ALT、LDH水平分别为(23.3±2.1)U/L、(25.2±2.8)U/L和(136.5±19.1)U/L;B组患者的AST、ALT、LDH水平分别为(41.9±6.4)U/L、(40.8±6.7)U/L和(245.1±30.8)U/L。A、B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同工酶水平均有了显著的改善,并且A组患者的整体情况明显优于B组,二者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在B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1例,占25.6%,其中,3例患者出现恶心的情况,4例患者出现了呕吐的情况,4例患者出现头晕的情况。在A组中,出现不了反应的患者仅有2例,占4.7%。其中,1例患者呕吐,还有1例患者表现出现头晕的情况。综合比较发现,A组的治疗安全性更高,两组间的差异显著(χ2=7.3404;P<0.05)。

3.讨论

小儿急性腹泻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儿童疾病,导致患病的原因也较多,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和病毒(特别是轮状病毒),较少见的病因有一些细菌(如志贺菌,肠炎耶尔森菌,亲水性产气单胞菌)和病毒(如小肠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和冠状病毒),其他病原体如诺瓦克样病毒,星状病毒等等[4]。不同的腹泻原因也会导致出现不同的症状,如果是饮食喂养不当或天气变化均可引起腹泻,属于非感染性腹泻。饮食方面引起的腹泻包括进食过多或过少;食物成分改变,加糖过多(反之,糖分摄入过少易引起便秘);添加辅食过快,引起不适,天气炎热时给孩子断奶等[5]。天气变化如孩子受凉,可使肠到功能紊乱;气候炎热可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不良引起腹泻。如果是病毒或细菌导致的腹泻,属于感染性腹泻,如孩子进食的奶具或食物不洁,使细菌进入体内造成腹泻;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致使肠到菌群失调引起腹泻;小儿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泌尿系统感染、咽炎等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影响,均可造成腹泻。在近年来,病毒性腹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非常容易因为感染病毒而导致腹泻。常见的集中病毒类型为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以及诺如病毒。全球每年有10~50万的儿童死于病毒性腹泻,关于小儿急性腹泻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医学中的重点。腹泻会对患儿的身体造成教严重的伤害,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并且患者家属也要多加注意,避免疾病加重。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86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小儿腹泻贴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的影响。结合实验的结果来看,采用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小儿腹泻贴来治疗的患者,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治疗。并且该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7%,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小儿腹泻贴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较好,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快速稳定患者的病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金萍,雷敏刚.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小儿腹泻贴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血清心肌酶、同工酶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06):176-178.

[2]张胜安.布拉氏酵母菌对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3,33(05):662-664.

[3]杨聂妃,樊慧苏,吴俊等.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06):179-181.

[4]罗丽娟,万盛华,许增华等.儿泻停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3(02):83-84.

[5]吴晓祥.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12(08):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