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上报不良事件处理方法的质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美国对上报不良事件处理方法的质性研究

李晓新常红孟茜

李晓新常红孟茜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通讯作者:常红,女,汉族,硕士在读,主管护师.

【摘要】目的了解美国对不良事件的处理方式,找出与国内医院不良事件处理方式的不同,为建立更完善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对美国UPMC的附属医院10名护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运用Colaizzi分析法和合众法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护士愿意主动上报不良事件,主张非惩罚性的处理措施2个主题.结论:通过比较,在临床中不断摸索、改进制度,能够让当事人主动承当责任,从思想上认识到找出不良事件发生的系统原因的重要性,从行动上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真正的确保患者安全.【关键词】美国;护士;不良事件【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96-01

2014年9月—2014年11月笔者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UPMC,UGniversityofPittsburghMedicalCenter)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护理管理及护理实践的参观学习,在隶属UPMC的Presbyterian、Mercy、Margaret等多所医院的相关科室研修,美国的医疗体制、优秀的管理方法及崇高的职业素质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而中美医疗体制的差异,导致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感触也不尽相同,但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我们共同的护理目标之一.鉴此,笔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访谈方式),对10名护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旨在深入了解美国护士对不同种类不良事件处理方式的真实想法,从中找出与国内处理不良事件方法的不同,分享其经验教训,为建立科学、人性化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4年9月-2014年11月采用立意抽样[1],方法在美国隶属UPMC的多家医院的神经科病房选取临床护士共10名,男性2名,女性8名,本科8名,硕士2名,年龄21-45岁,均为注册护士.样本量以信息饱和为界即在一定数量受访者访谈后不再出现新信息,访谈对象编号A1-A10.10名访谈对象的资料见表一.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选择安静、舒适、没有外来干扰的房间,在约定的时间按提纲对护士长进行访谈,并引导受访者深入挖掘其工作时的感受.访谈过程中记录关键词及受访者的特殊语气、表情,等待受访者认为无新的内容后停止.时间为20-30分钟,每位受访者访谈1次或2次,样本的大小按照资料饱和的原则确定[2].1.2.2资料分析访谈结束后,6小时内将访谈过程逐字、逐句地进行回忆记录,并记录受访者的非语言行为.在资料的分析中,采取Colaizzi[3],的7步分析法,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和主题进行重构,使最终形成的主题间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合众法:由2名研究人员对不同时间和不同场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对比,将资料整理的最终结果返回到被访谈者处核对资料真实性.2结果经过资料分析归纳每位被访者体验中相似的含义,总结出2个主要的主题,具体如下:

2.1护士愿意主动上报不良事件2.1.1很多不良事件不可避免10位受访者中有9位在临床工作中发生过不良事件,而许多不良事件的发生不可避免,因此在发生不良事件后他们愿意主动上报.A1:“神经科患者病程长,病情重,很多时候发生不良事件不可避免”;A2:“我们认真的对待每一位患者,因此我们也不愿意发生不良事件,但很多情况的确避免不了,我们也很头疼”.A6:“患者在入厕过程中突发肢体无力,之后跌倒,这种情况的确不可预知,一旦发生了就按照流程上报”.

2.1.2上报流程简便,操作容易A4:“发生不良事件后,通知护士长,由护士长调查清楚,填完表格就行了,操作很方便”.A3:“我刚开始工作,工作经验不多,医院的电子信息系统很发达,我可以随时在系统中查到不良事件的处理流程”.A6:“不良事件在护士长上报后,医院有专门的部门去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2.2主张非惩罚性的处理措施A5:“工作中我们不停地对存在高位风险的患者进行宣教,可是仍然无效,医院对发生的不可避免的不良事件会仔细调查,酌情处理”.A9:“我曾经在工作中发生过一例不良事件:临床使用中的500ml葡萄糖和500ml葡萄糖氯化钠外包装很相似,临床中很难区分,我夜班由于工作繁忙把溶液取错,但未对患者造成伤害.护士长则查找原因后向厂家提议,将外包装袋改良,我并未受到惩罚,此事件后我反省,提高了自己的慎独性”.

3讨论3.1美国护士愿意主动上报的原因3.1.1美国不良事件电子管理系统完善在美国UPMC的不良事件电子系统管理中,不良事件释义为Incident/Event,共分为八类,分别为Medicationevent(用药事件),ADRevent(药物不良反应),Fallevent(跌倒),PatientRelaGtions(与患者相关联的事件),ModerateSedation(镇静剂使用),OutpatientMedicalOncologyMedicationEvent(门诊肿瘤用药事件),RadiationOncologyEvent(放射肿瘤学的事件),Others(其他事件).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可以在电子系统中轻松的查找到关于不良事件上报的相关内容,而当事人或者发现者可以根据发生不良事件的种类,填写相应的上报表格通过网络上报,简便易行.

3.1.2美国不良事件上报的流程简便在隶属UPMC的医院中,发生不良事件后,首选为当事护士上报,如果当事护士不在,改由发现者或者ClinicalReGsourceSpecilist(CRS,相当于副护士长)代为上报.事件上报到医院内专门管理不良事件的委员会后,科护士长(UnitDirector)、医院的相关法律科室及主管医院安全的科室,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一起讨论制定相关措施,而当事人则无需参与不良事件的讨论.情节严重的,患者可以提出诉讼,由主管不良事件的委员会处理解决纠纷事件.3.1.3美国不良事件上报后医院的处理方法人性化西方安全文化积极提倡建立一种无惩罚性的、保密性强的不良事件和相关问题报告系统,并强调系统观的护理不良事件处理方式的重要性[4-5].在美国,发生不良事件后主张非惩罚性的处理措施.每例不良事件发生后,护士长都会认真细致的调查整个事件的经过,找出根本原因,酌情处理.每例不良事件发生后,院方都会保护当事人的隐私,绝不会在分析解决不良事件的过程中透露患者的信息.作为管理者,应该查找不良事件背后的真正原因,减少同类事情的发生.

3.2美国UPMC不良事件上报处理流程的缺点这种当事人不参与改进措施分析讨论的不良事件管理体制,会导致当事人疏于对类似事件的重视和思考,也存在了一定弊端.如果制度过于人性,会导致护士出现工作懈怠的情绪.总结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建立自愿上报系统[6].虽然我国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已经较之前大大改进,但因为上报过程的公开化、许多传统观念的局限性,护士思想中存在许多误区,使得护士并没有从根本上接受不良事件的上报过程.目前,为了减少这种弊端,市医管局也更改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采用无责呈报管理方法,鼓励临床中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能积极主动呈报,且保证上报率和整改率的100%.相信经过临床中的不断摸索和改进,我国的不良事件管理体制一定会更加完善,能够让当事人主动承当责任,从思想上认识到找出不良事件发生的系统原因的重要性,从行动上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真正的确保患者安全.参考文献[1]肖顺贞.护理研究[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7.[2]BrittenN.Qualitativeinterviewsinmedicalresearch[J].BMJ,1995,311(6999):251-253.[3]NancyB,SusanKG,Thepracticeofnursingresearch[M].3rdedition.[s.l.].WBSaundersCompany,1998:542-547.[4]刘义兰,张亮,许娟,等.护理人员医院安全文化评价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8,23(23):45-47.[5]汪晖,朱娟,徐蓉.护士对无惩罚性自愿报告差错管理方式认知与态度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17):45-46.[6]ElandIA,BeltonKJ,GrootheestAc,etal.Attitudinalsurveyofwluntaryreportingofadversedrugreaction.BrJclinpharmacd,1999,48(4):6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