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刘畅

刘畅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25

21世纪,人类已进入以互联网、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在高职院校中,有别于传统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高职课堂的有效性。因此,在高职教育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推进信息化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而在推进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师资力量尤其重要,建设一支信息素养良好、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改革的关键。因此,如何提升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等相关课题,受到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国家政策层面提出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

《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作为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基础和战略支撑,要求建立健全政、行、企、校一体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并对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校园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互联网+”时代促使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

1088年意大利创办的世界上第一所博洛尼亚大学代表着现代化大学的建立,从此有了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开始了用流水线的方式培养人才。在互联网时代,新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教育革命,追求个性化教育、创造性教育、公平性教育的驱动迫使传统的教育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实时化、公平化的教学资源。

二、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在需求

在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动下,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也有其内在需求。

(一)教师角色转型的需求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是教育信息的主要来源,随着高职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信息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实时化,教育信息化在逐渐挑战教师的权威性,在这种情形下,高职教师既不能排斥教育信息化,也不能一味地崇拜教育信息化,应该在信息化背景下,做好自己角色的转型,依托信息技术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角色的转型主要表现为:

1、弱化“教”的作用,提升“导”的效果。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教师凭借自身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要主动适应这种多元化信息资源的局面,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如何获取资源、分析资源、利用资源,从而维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2、由“个体教学”转化为“群体教学”。

教学过程不再局限于特定的班级、特定的时间段,可以利用虚拟技术让学生探访教学过程中无法进入的领域,如太空、通讯传输的过程等;可以通过微课展示网络上其他教师的教学过程。

3、由“统一化教学”转化为“个性化学习”。

由于学生的认知、个人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进程只能考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不能做到个性化的学习安排,教师可以通过慕课等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进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解决方案。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知识结构

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成长的全过程,由新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实践水平、提升教学能力。其中,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必然要关注的一种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能力;二是教师采用信息化手段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具体化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教学发展能力等。

三、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是树立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使高职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并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活动,并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实提升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一)提高认识、统筹管理

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每一位教师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与教学高度、自然融合,对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重要性。另外,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需要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整体安排,统筹管理。首先,硬件环境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搭建符合地方职业教育发展的资源共享平台;其次,组建各级信息化教学专门机构,避免“重建设、轻应用”;最后,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信息化大赛,给予教师在各类信息化比赛中所获得奖励与成果奖励,以推进信息化教学的进一步更好落实。

(二)开展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工作

目前,虽然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教学素养和能力,但是,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够全面,因此,要重视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如建立信息化教师培训网站,教师可以利用自有时间在网站上学习相关信息化教学手段。其次,针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定期举办面授、在线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教师可以集中学习有关信息化教学技能,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构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立体化评估体系

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单一的评价标准很难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因此,必须构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立体化评估体系。可以建设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电子档案,记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成长过程;组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成长社区,通过教师的经验分享、群内辅导、合作学习等途径提升群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并实现群内互评。

四、结语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代教育发展的今天,将信息化教学与职业教育教学相结合,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当然,当前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教学的构建中还不是很完善,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和高职院校多方联动,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备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青年专项《商品混凝土生产工艺及仿真》课程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ZD131702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