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研究

韩英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

1引言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标准化建设已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在电力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化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包括理论缺失、研究水平偏低、标准文件陈旧、标准体系不完善、工程标准未形成系统、难于与国际接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及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电力工程概述

电力工程就是和电能的输送、分配、生产相关的工程,从广义上来说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我国多种项目和领域中应用的工程。从电力工程的定义就可以看出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还直接关系到了电力企业在电力工程上的投资以及以后的运营状况,不仅如此,电力工程项目还关系着电力运行的安全问题等方面,所以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主要管理的就是工作人员的安全,工程实施的过程以及施工建设技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施工建设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投资方的投资成本,还可以缩短工期以及提高工程质量,最重要的还可以提高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性,虽然如此,但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施工建设技术这一块,因此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施工建设技术的优化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3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

3.1缺乏科学的项目管理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主体众多,国家和各个企业、个体都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项目管理中,管理者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这个工作贯穿工程建设始终,直到竣工移交,都需要负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者的管理观念陈旧,并没有对科学管理给予高度重视,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对负责人的经验和能力过于依赖,仍然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办法,使得管理效率较低。

3.2质量管理和工艺管控松散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少施工企业通过低价竞争的方法来提高中标机率,而在中标后,由于资金有限,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质量和工艺管控力度,导致工程管理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另外,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还存在着激励机制不合理,管理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等问题,工程质量和工艺管控总体水平十分松散。

3.3工程设计标准未成体系

我国幅员辽阔,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和设备选型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很难对工程设计标准进行统一的管理监控,造成的结果是各设计院、建设单位基于对工程设计标准的不同理解和实践经验,造成了相关技术文件的反复评审,有些设备也不具备良好的通用性,资金浪费造成,工程项目管理起来非常不便。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统一和标准的项目管理模式,造成建设过程中的各环节相互脱节,沟通困难,效率低下,不符合我国电力行业“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时代发展趋势。

4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建立对策

4.1加强电力企业项目标准化机构和管理模式设置

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国家已出台相关建设标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可将电力公司分为建设管理处、安全质量处、技术经济处、综合处四个机构。为了达到真正的标准化,电力公司可使用垂直和水平两种管理方式。垂直管理是直接受国家电网公司的监督和管理。水平管理主要是电力公司内部的自行管理,并对各个部门的质量、安全、造价和技术等进行分别负责和管理,多个环节同时进行。除此之外,设立专业的培训部门来进行相关培训,同业对标等。同时,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一般采取国家电网公司规定的三级管理模式来完成。

4,2完善管理流程

电力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一般有项目决策、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标采购、施工建设、竣工验收、总结评价等几个主要阶段,这些阶段的实施对应地由策划部、基建部、招投标管理部、业主项目部等部口进行统一归口管理。根据标准化理论的简化原理,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流程应尽量精简,但又必须保持功能完整,保证质量。通过加强各部门的合作沟通,在合同、进度、协调、安全、质量、造价、技术和档案的管理流程中,应避免重复的和不必要的环节,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4.3加大综合评价力度

在对整个标准化管理过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采取过程管理与绩效考核并举的方式进行多方考虑、综合评价。基建部工作绩效的评定可以按照年度考核、季度考核和月度考核等几种主要形式,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价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个人奖金直接相关。业主项目部的考核内容包括开工条件落实和问题协调,参考国家电网的评价方法进行考核。所谓的综合评价应涵盖专业评价和综合评价两个方面,采用包括定性和定量等多种高效的评价方法来实施,其中综合评价要以专业评价为参考,结合项目管理、安全和质量等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考虑。

4.4管理标准最优化

在项目的决策与可研环节,从管理策划开始,到监理招标、设计招标、到最后形成初步设计方案的整个过程上中都必须由基建部把关,以确立最优的实施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部全面负责施工技术的指导、监督,定期召开质量管理总结会,积极研究和改善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初步设计与招标采购过程中,招投标管理部应做好物资招标和采购工作,认真落实开工条件,并与业主项目部协调施工事宜,定期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项目进度,在必要时还要组织工程建设协调会议。在正式施工过程中,由基建部全面负责土建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杆塔和架线施工等建设内容,全面考虑合同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研究最优施工方案。工程竣工后,应由基建部牵头,协调其它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的优化程度进行预先评估,在合同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投产送电、资料移交、竣工结算和资产入账等必要的手续。

5结束语

总之,标准化管理模式在我国电力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通过标准化建设,可以大大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促进电力基建技术的进步,最终实现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的研究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兵,胡文婧.电力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标准化工艺技术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6,No.6214:158.

[2]林荣毅.电网基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策略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No.17921:205.

[3]蔡依晖.浅谈电力工程项目中信息化管理的意义[J].装备制造,2014,S1:144-145.

[4]江新强.基于标准化理论的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研究[D].福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