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椎管内肿瘤术后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早期护理干预对椎管内肿瘤术后的影响分析

夏芹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夏芹

【关键词】早期护理;椎管内肿瘤术;生活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ofearlynursinginterventiononintraspinaltumorsafteroperation.Methods:92patientswithintraspinalcanaltumorswhomettheresearchcriteria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Theywerepidedinto46observationgroupsand46controlgroupsaccordingtorandomnumberdistributionmethod.Theyreceivedgeneralnursingmeasuresandearlynursingmeasuresrespectively.Thequalityoflifeaftertheimplementationofnursinginthetwogroupswascomparedwiththataftertheoperation.Complicationscanoccur.Results:Thescoresofhealthstatus,psychologicalmood,socialabilityandrolefunctionofpatientsin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incontrolgroup.Possiblecomplicationsin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Earlynursinginterventionafteroperationforintraspinaltumorscaneffectivelyreducetherateofcomplicationsandpromotetherecoveryofpatients'qualityoflife.

[Keywords]Earlynursing;Intraspinalneoplasmsurgery;Qualityoflife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3-YS

椎管内肿瘤在临床中又叫脊髓肿瘤,是指发生在脊膜、脊柱骨、脊髓及神经根组织上的一种肿瘤疾病,患者发病后最明显的表现是运动、感觉、神经功能等一系列障碍,该肿瘤属于良性肿瘤,通过及早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手术治疗需要将患者的脊髓切开,然后切除肿瘤组织,由于手术存在创伤,术后护理措施不到位会产生较多并发症[1],因此术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资料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9年3月,选取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92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分配的方法为分组依据均匀分成两组,即为46例对照组和46例观察组,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是35~65岁,平均(50.21±4.69)岁,病程为3个月~2年,平均(1.25±0.11)年,肿瘤部位:颈段11例,胸段8例,胸腰段10例,腰段9例,其他8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是32~66岁,平均(49.88±4.58)岁,病程为2个月~2年,平均(1.03±0.15)年,肿瘤部位:颈段10例,胸段9例,胸腰段10例,腰段8例,其他9例。两组资料对比无实质性差异,P>0.05,有实验观察性。

1.2方法

对照组:一般护理干预,主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完成各项基础检查,术前常规备皮,向患者讲解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及预后效果,对于特殊时期的女性可择期安排手术,术前为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配搭,做好相关手术准备工作,询问患者的疾病史并完成过敏试验。

观察组: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体实施的护理内容以心理护理、功能训练、并发症护理等为主,(1)心理疏导。该肿瘤疾病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的紧张、焦虑情绪,外加身体疼痛,患者的各功能障碍问题导致患者负面情绪严重,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安慰患者,讲解相关的手术方案和疾病知识,根据实际情况使用适量的镇痛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2],详细介绍往日手术成功病例促使患者树立良好治疗信心,保持愉悦状态迎接手术。(2)各功能训练。术前指导患者加强练习膝关节、踝关节等肢体训练,为患者示范正确的体位姿势,练习四肢功能训练,通过按摩、针灸、温水浸泡等方式促进肢体血液循环[3],提前预防肌肉萎缩事件的发生。(3)并发症护理。术前指导患者正确的床上排便体位,指导患者术前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少牛奶、甜食及饮料的摄入,鼓励患者多饮水,并在术前使用肥皂水灌肠,有利于肠道排气,避免便秘发生,术前指导患者练习深咳嗽和深呼吸,提早预防肺感染[4]。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5.0统计软件分析对比,用(±s)表示计量值,以t形式检验,用%表示计数值,以X2形式检验,P<0.05统计有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研究价值(P<0.05),详见表1。健康状态、心理情绪、社会能力以及角色功能

表1生活质量评分(±s)

组别例数(n)健康状态心理情绪社会能力角色功能观察组4688.77±5.3389.66±5.4690.36±5.4888.44±5.33对照组4672.33±4.1173.82±4.3276.66±4.1973.56±4.29t-16.566415.430513.469714.7502P-0.00000.00000.00000.0000

2.2并发症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较突出,详细数据见表2。

表2并发症(n,%)

组别例数便秘肺部感染肌肉萎缩并发症观察组462002(4.35)对照组465229(19.57)X2----5.3173P----0.0211

3讨论

椎管内肿瘤是由肿瘤压迫脊椎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对患者的各功能影响较大,若患者未在最佳时间内接受到良好治疗,会引发各种恶性症状产生,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当前选用手术治疗可控制病情恶化发展,患者在手术治疗中接受良好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早期护理干预是对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实施的一种护理措施,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和复杂情绪,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采取早期功能训练,对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促进效果,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提前预防,实施对症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手术效果[5]。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较少于对照组,其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和疾病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在临床中的护理价值更突出。

综合上述,早期护理措施应用于椎管内肿瘤手术中不仅有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提升,还能减少并发症,其预后效果极佳,值得深究。

参考文献:

[1]胡兵兵.椎管内肿瘤行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的护理[J].安徽医学,2016,37(7):887-889.

[2]张绍果,苏琳,付秀荣,等.RMAST微创通道入路下椎管内肿瘤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J].护理研究,2017,31(21):2666-2667.

[3]朱凌云,束玲玲,汤丽萍.高位椎管内肿瘤围术期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2):160-161.

[4]潘学娟,张丽娜,姜丽,等.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椎管内肿瘤切除合并脊柱内固定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5):707-709.

[5]马松萍.椎管内肿瘤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249-250.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