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研究任晓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研究任晓龙

任晓龙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应用

1计算机软件测试的基本流程

第一,测试计划针对软件测试工作,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针对特殊软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进行实际测试过程中,如果出现测试进度比较慢的情况,测试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既定的测试计划,优化设计文档,为后续软件测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第二,做好测试大纲的编制,结合实际情明确测试系统的功能和特征,制定完善的测试标准。第三,做好测试用例设计,需要利用既定的测试用例和设计技术,做好被测项目、数据、过程以及结果检测,控制好整个测试的过程。第四,在进行具体测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编制完成的测试大纲和已经做好准备的测试用例,对整个测试软件和设备进行完全的测试。第五,在整个系统测试完成以后,测试人员需要生成相应的报告,然后得出最后的结论,指出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然后结合实际的测试结果,采取相应的修改方法,提升软件的性能。在通常情况下,软件测试主要采用黑盒测试方法,为了保证测试的实际效果,需要测试人员进行独立的测试。因此,测试人员需要分析潜在的问题,选择科学合理的测试模式,针对经常出现问题软件,做好压力测试,重点测试软件边界。同时为进一步了解软件性能,测试人员针对已经测试合格的软件,可以采用不同的测试顺序,从根本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2计算机软件测试方法

2.1静态测试方法

静态测试方法就是测试人员重点对程序的接口、过程以及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正确性,严格按照设计说明书,查找源程序结构、流程图以及符号执行等内容,找到其中存在错误的地方,比如出现不匹配的参数和可疑的计算。在实际测试过程中,静态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技术评审、代码走查等,有效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2.2动态测试方法

动态测试方法主要利用运行软件,对软件的动态行为和结果进行检验,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在进行动态测试过程中,要保证程序软件完整的运行,然后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搜集测试软件和和软件测试的数据,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在被测试程序实际运行过程中,要根据程序实际运行的真实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升测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测试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生成的数据运行程序,数据要保证精确性,才能保证测试质量。第三,对已经生成的测试数据,需要提升测试结果标准,为做好软件测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

3.1系统性能结构模型

结合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经验可知,系统性能结构模型中通常包含六项指标。系统性能包含资源利用率、并发用户数、网络吞吐量、响应时间、系统处理能力和并发接入能力。利用系统资源实际使用量与总资源可用量比值,可以进行资源利用率指标的测试,通常需要利用数据库和操作系统提供的性能计数器进行CPU利用率、磁盘利用率等各项指标数据的统计。根据系统用户从客户端发送请求到接收服务器端返回响应的时间,可以得知系统响应时间,在性能检测中需要对测试环境中压力发起端至服务器返回处理结果的时间进行计量,单位通常为s或ms。针对系统的网络吞吐量指标,可以通过测试系统在无网络故障时单位时间通过网络的数据量进行确认。利用吞吐量指标,可以衡量系统对网络设备或链路传输能力的需求,如果指标接近最大传输能力,需要进行设备升级。结合系统同一时刻接入和实现业务操作的用户数,可得知系统并发用户数,从而得知系统接入能力。系统处理能力,通常利用系统每秒点击次数和每秒处理交易数进行衡量,交易数可以理解为业务员完成一笔业务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系统一次交易申请和响应的过程,在测试中需要对其进行说明。通常的情况下,系统交易日志与交易过程保持一致,可为统计业务量或交易量提供便利。而在系统并发接入能力测试中,需要确认系统同时能够接入的最大连接用户数,从而反映系统连接访问控制能力和状态跟踪能力。根据该指标,可以得知系统所能支持的最大信息点数量。从模型中可以看出,系统性能指标将受到用户因素、业务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果有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系统性能参数出现差异。其中,环境因素包含硬件、网络连接、软件参数设置、版本等多个因素,采用不同配置系统性能也将不同。业务因素包含并发用户数、交易类型、数据库中数据量等因素,即便数据库结构相同,数量级别不同也将影响系统性能。用户因素包含用户操作习惯、操作方法等,将给服务器带来不同的负载压力。因此,在实际测试的过程中,还应准确描述性能要素,以便得到有意义的性能指标。

3.2系统性能测试过程

在计算机应用系统实践测试阶段,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将系统性能测试过程划分为几个部分,即测试调研、测试准备、测试执行、测试报告和测试总结。

在调研阶段,需要组建性能测试团队,结合测试需求确定测试目标,提出科学的测试计划。通常的情况下,测试团队中将包含性能测试分析师、开发工程师、性能测试工程师、系统架构师等等。结合系统业务情况,对系统功能、安全、架构和用户信息等展开分析,可确认系统性能测试目标与范围。为保证测试能够顺利完成,具有操作可行性,需要约束各测试活动的起止时间,建立科学测试计划。

在测试准备阶段,需要按照计划进行环境准备,并进行测试方案和案例设计编写,完成测试脚本开发和数据准备。测试方案应包含环境需求、测试模型和测试策略等内容,实现对测试范围的准确描述,说明测试特性和被测子系统。针对上线系统,需要对系统业务量进行统计分析,确认系统交易路径、占比等。采取的测试策略应描述压力发起和增加方式,对单交易负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测试类型进行描述。结合测试环境网络拓扑结构,可以进行硬件资源、基础软件、操作系统等各种资源配置,并对测试和监控工具进行部署调试。

在测试执行阶段,应执行测试案例。利用测试工具,可进行场景测试,得到各项系统性能指标。完成测试后,需要收集各项测试数据。在必要的条件下,需要对系统进行调优,并进行回归测试。在执行测试过程中,需要启动监控程序,保持测试与监控同步,并收集监控结果。在测试报告阶段,需要明确测试目的和范围,简要叙述测试涵盖部分。在测试环境和生产环境不同的情况下,需要描述二者的差异,确定差异对测试造成的影响。

在报告分析方面,需对性能测试执行过程进行描述,同时,结合测试目的对比不同场景的测试结果。通过概括测试结果,并对测试问题进行总结,可以明确测试结果能否满足测试需求提出的性能指标。在测试总结阶段,需要总结测试任务和测试技术,完成重要测试资产进行归纳处理。通常情况下,需要介绍测试活动整体和系统情况,并描述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和提出的解决方法。

结论

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会受多种因素的干扰,想要保持系统良好运行,还要消除异常元素。为此,还要结合系统性能结构模型确定各项干扰因素,并通过科学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进行系统性能检测,以便及时发现系统的运行瓶颈,使系统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祝孔儒.关于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分析及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3):140.

[2]王智宇.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测试技术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1):36.

[3]吕麦丝.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可靠性测试技术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22):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