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抉择的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抉择的评价

郭济东

南京市江宁医院郭济东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急性阑尾炎;评价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3-YS

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是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的一种,在所以急腹症中居于首位[1]。该病一般的临床症状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压痛和反跳痛等,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阑尾梗阻或者腔内感染等。一旦形成该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极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腹膜炎、内、外瘘形成、脓肿形成等[2],会对患者的生活甚至生命产生影响。目前临床上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而在手术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在本文中就主要比较分析了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现报告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8年7月,对所有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即B组和A组各30例:其中B组中有女性9例,男性21例,年龄在22岁-68岁之间,平均(38.64±8.09)岁;A组中有女性11例,男性19例,年龄在23岁-76岁之间,平均(41.65±7.0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等基础资料,两组无较大差异(p>0.05),不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A组患者实施椎管内麻醉,患者取左侧位,并在L2-3间隙展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在穿刺完成后置入的腰穿针,有脑脊液流出表示穿刺成功。待脑脊液稀释后后展开蛛网膜下腔麻醉,将2mL浓度为的0.5%布比卡因应用到A组,注入速度均为0.1mL/s.用药完成后向着头侧置入硬膜外外导管3-4cm备用,取平卧位,同时持续吸氧,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

B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给药顺序为咪达唑仑1mg/kg,异丙酚1.5-2.0mg/kg,顺阿曲库铵0.15mg/kg,芬太尼2-4μg/kg,对患者使用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率、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麻醉时间、排气时间、清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变化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版本为SPSS19.0的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n(%)]”。当P<0.05,说明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生命体征变化

由于在手术中会对患者皮肤以及肠管产生牵拉或者应激反应的出现都会使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产生波动,但是采用椎管麻醉的A组患者手术可控性明显优于B组,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排气时间

对比两组患者身体各项指标,A组患者在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排气时间方面均相对于B组较差,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对比[n(%)]

组别例数麻醉时间排气时间清醒时间A组3013.7±0.846.7±3.18.82±2.13T37.450510.844314.3418P0.00000.00000.0000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B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两组患者经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例数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301102(6.67)B组304228(26.67)X24.3200P0.0376

3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目前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临床症状重的特点,因此对于该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有必要。临床上对于该病均采取手术治疗,而手术中的麻醉方式多采用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是将麻药采用肌肉或者静脉注射方式注射患者体内,也可采用经患者呼吸道吸入方式麻醉[3]。椎管内麻醉是将麻药注入患者的椎管的蛛网膜下腔或者硬膜外腔,阻滞患者的脊神经,麻醉其支配的相关区域[4-5]。由于两种麻醉方式的不同特点,使得在临床手术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笔者选取了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组实施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的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情况、排气时间的等情况做对比,分析两种麻醉方式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发现A组采用椎管内麻醉的患者的手术可控性和B组对比更有优势,而采用全身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疗效要效果更好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以及每种麻醉方式优缺点,综合各种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方式,尽量保证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又能对患者的预后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左自军.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心理医生,2018(22):28-29.

[2]胥荣民.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6(8).

[3]倪香玲,黄志伟,徐柳芬.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高龄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9):147-149.

[4]陈强.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J].心理医生,2017(6):17-18.

[5]刘照亮.椎管内麻醉在小儿阑尾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4):272-273.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