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脱机患者高流量湿化氧疗及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机械通气脱机患者高流量湿化氧疗及护理效果分析

何晓华李金珠

何晓华李金珠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机械通气脱机患者治疗过程中高流量湿化氧疗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于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出现脱机现象患者106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传统组应用传统人工鼻吸氧治疗,研究组应用高流量湿化氧疗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均得到显著改善,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机械通气脱机患者而言,在其治疗过程中,给予其高流量湿化氧疗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改善低氧血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机械通气脱机;高流量湿化氧疗;低氧血症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6-0176-01

在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具体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良状况,其中就包括机械通气脱机患者。研究发现,在机械通气脱机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其高流量湿化氧疗以及必要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基于此,本文对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产生的影响做出了分析,同时确定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重点将我院2016年11月到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机械通气脱机患者共有106视为研究主体,其中男76例,女30例,患者年龄在28岁~71岁,平均年龄为(43.2±5.3)岁,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的纳入要求,应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其差异不明显,无法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传统组患者应用传统人工鼻吸氧,研究组患者应用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进行吸氧,两组吸氧时间为持续吸氧24h,吸氧流量为4~5L[1]。研究组患者在高流量湿化氧疗吸氧过程中,同时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保证通气设备的清洁。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应将氧气管与气体流量计直接连接,并保证其紧密型,此外,医护人员应定期吸氧装置及湿化罐进行消毒和更换,以此来预防交叉感染这类不良事件的发生。②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对氧气流量及浓度进行控制,并及时添加湿化液,以此来保证治疗过程中连续性[2]。③严密观察加热管道,一旦管道表面出现冷凝水,应及时的将其进项清除,此外还应保证加热管路的最低端应低于患者。④结合患者的实际的情况及动脉血气情况及时的对氧浓度及流量进行调整,并有效的对患者的深呼吸及咳嗽情况进行有效掌握,并在护理过程中及时的对患者进行翻身及拍背操作,以此来保证患者痰液的有效排出。在这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以及低氧血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重点使用了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的数据信息展开分析并统计,计量资料主要是以(平均值±方差)加以表示,计数资料则是以%表现,t和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证明差异显著,可体现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组间各项指标对比经过治疗后,传统组患者动脉氧分压为(117.96±4.69)mmHg,血氧饱和度为(98.76±0.89)%,二氧化碳分压为(38.69±2.81)mmHg。研究组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动脉氧分压为(118.23±5.32)mmHg,血氧饱和度为(99.35±0.76)%,二氧化碳分压为(37.88±2.72)mmHg。研究结果表明,经过24h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情况对比

经过治疗后,传统组53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低氧血症,低氧血症发生率为22.64%。研究组53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低氧血症,低氧血症发生率为5.66%。研究组患者中的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实际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脱机现象,就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气道阻力增加、呼吸道水分严重确实、呼吸困难以及支气管痉挛等诸多不良现象,如果在脱机状态下依然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还会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诸多并发症,例如肺部感染等等,这样一来就会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现阶段临床对于机械通气脱机患者大多是采用氧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过程中,传统的人工鼻吸氧氧疗实际的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患者的低氧血症发生率也相对较高。而高流量湿化氧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氧疗方法,相关研究发现,在行高流量湿化氧疗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低氧血症发生率。

本次研究主要对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的影响及护理进行了探究,将106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传统组应用传统的人工鼻吸氧氧,研究组应用高流量湿化氧疗,经过24h治疗后,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低氧血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显著低于传统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行机械通气治疗且出现脱机状况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高流量湿化氧疗结合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以及降低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具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沈芸.试论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的影响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4):133.

[2]孙秀超,赵秀林.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的影响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6):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