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改造的意义及其实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农村饮用水改造的意义及其实施

董慧颖

鄄城县水库管理处,山东菏泽2746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水利工程与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对于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以及农业生产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水利工程与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已经成为未来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已成为最现实的问题,这也关乎到农村人口健康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是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的关键举措,我国广泛开展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针对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也建立了科学的、合理的体系,确保饮水、用水问题的解决,落实农村安全饮用水问题,重视对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管理,来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

1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饮用水安全工程选址问题

对于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来说,其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要对每个环节和方案进行分析,按照方案上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并落实到位。但是,在具体的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项目管理者存在随意变更建设地点与内容的行为,导致制定的实施方案不能指导施工建设。甚至存在项目建设在选择水源地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饮用水安全卫生标准进行,在枯水期的时候存在水量不足的状况,还会导致农村饮用水卫生不达标,难以发挥工程建设管理的效益。

1.2 管理水平不高

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水源分散,一般采用远距离输水,以重力自流的方式向各村社供水。目前,由于缺少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对各供水要素进行监测,从而造成供水调度滞后和水资源浪费,运行成本也随之增加。

1.3 饮用水安全工程施工组织方面

跟其他工程项目建设相比,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规模相对比较小,投资限额限制比较大,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单位的选择。那些有资质的单位施工造价比较高,由于资金限制就选择一些社会施工队,还有的是进行“一事一议”,导致施工技术与工艺不达标。在施工的时候不能进行认真组织和探讨,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导致项目管理相对比较混乱,存在很强的随意性,出现工程布置不合理以及质量不达标的现象。还有的施工队随意的变更工程的布置,不按规定设置管道型号以及压力等级,使得安全饮用水工程项目建设完成之后出现管道破损以及水池渗漏的状况。还会产生二次污染问题,无法保证安全饮用水。

2农村饮用水改造措施

2.1完善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

(1)加强水源工程建设。统筹配置水资源、谋划楼庄地区配套工程建设,力争黄河水覆盖,补充地下水资源,实现应配尽配、应用尽用。(2)要加强雨水集蓄利用。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小水池(窖)、小池塘、小水渠、小泵站、大口井等五小水利工程,加大拦蓄工程实施,与排灌有效地结合,促进水源得到充分利用,补充地下水,同时调节地区小气候,使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3)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把节约用水贯穿于供给需求全过程。大力发展喷灌、滴灌等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推广无井房IC卡控制、膜下滴灌节水灌溉方式,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建设,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

2.2加强水源地保护力度

一是要统筹谋划好美丽乡村建设。合理布局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加强城镇污水管网改造和配套建设,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严禁向地下水排放污水。实施农村清洁示范工程,解决好农村生活污水、人畜粪便等造成的污染问题。二是要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合理规划布局畜禽养殖业发展,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三是要加大水源涵养工程建设力度。加强森林资源修复,实施农田防护林、水利河道绿化、“四荒”治理等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保障水生态安全。

2.3建立健全饮用水工程管理体制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最重要的工作是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合理分配基层水利建设与管理层的职责,并且在各个乡镇水利站的引导下,通过水利服务体系实现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标准化管理。在权力职责划分完成后,由村委会对饮水、用水工程进行管理,接受当地相关部门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程的安全运行。如果饮用水工程被个人承包,要求承包流程务必规范,签订承包合同,按照合同规定落实相关工作。另外,按照规定建立定期、不定期报告制度,方便农户、社会对工程的维修养护情况进行监督。

2.4坚持全过程的施工质量控制

对于农村水利工程与饮用水安全工程来说,项目施工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而要想实现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则需要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入手。首先,工程准备阶段,要通过公开、公平的招投标流程选择出合适的设计方案以及资质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同时,也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要求以及设计要求,对施工材料与施工队伍进行严格筛选,避免因施工材料质量问题或是施工人员资质不足而影响工程质量。最后,在施工期间还要从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面入手,展开施工质量监督,保证能够将质量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并能够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5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前期工作

在前期的勘察设计阶段,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设施设计要迎合目标要求。首先,在设计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结合供水的规模指标,还要有长远期的规划,要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布局要求,确保水量满足用户要求。要结合当地水源的地质条件以及水文条件,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水文资料进行分析,并作出详细的报告,计算出水量供应是否能够满足枯水期的需求。其次,要做好水质监测工作,把采集到的水源样本送到有资质的单位去检测,只有检测达标的水质才符合农村安全饮用水标准。再次,在进行农村安全饮用水设计的时候,要结合农村地区的长远规划,计算出水池的容积,确定水池的具体结构,还包括尺寸、蓄水量等,要明确标识出防渗透、抗震等方面的功能,计算出水管管道的型号、管材的材质,设计出管道的埋设方式,确保前期工作落实到位。

2.6做好安全饮用水运营管理

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完工之后要确保移交管理的有序性,建立完善的农村供水服务模式。结合具体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确保其符合饮水卫生要求。要明确管理责任人,确保井房符合设计要求,建立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必要的时候可以引入市场管理机制,开展有偿供水,利用价格杠杆原理实现农村地区节约用水的目标,这样才能良性运转。在具体运营方面,要建立在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对农村居民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转变固有的思想观念,提升其合理用水意识,进而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结束语

解决饮水、用水安全问题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水利部门的重要职责。通过加强和完善农村水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合理确定水价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宣传引导,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提升群众水患意识、节水意识和水生态文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发展水利的良好环境,推动形成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宏智.固原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现状与对策[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06):51-52.

[2]袁黎明.红河州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对策浅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8(06):19-21.

[3]郑灿堂,李福仲.山东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07(0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