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咪哒唑仑镇静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咪哒唑仑镇静的护理

李建红周瑞祥

李建红周瑞祥(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武汉430000)

重症监护室(ICU)的危重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多方面原因可能出现烦躁不适,不能耐受人工气道,从而和呼吸机发生对抗甚至意外拔管;同时,焦虑、烦躁等因素造成的应激反应使病人氧耗增加,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因此,常需给与充分镇静。我科自2007年以来将咪哒唑仑用于此类病人的镇静,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7年11月~2009年8月共收治需机械通气,采取咪哒唑仑镇静治疗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5-82岁。其中气管插管54例,气管切开6例。

1.2镇静方法:先缓慢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1,时间约60秒,然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咪唑安定,根据所需不同镇静程度用药量为0.05~0.3mg?kg-1?h-1。

1.3治疗效果:病人用药前由于各种不良刺激引起呼吸急促在用药后得到缓解,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循环系统血压波动,心率增快等表现,镇静后随着躁动的减少、缺氧的纠正,血压、心率逐渐改善。所有病例镇静期间均未出现意外拔管现象。

2护理要点

2.1生命体征监测:镇静类药物多对心血管及呼吸有抑制作用,应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尤其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神志的变化,15~20分钟记录1次,注意有无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呼吸音),心动过缓,防止心跳骤停。

2.2药物速度的调控: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尽可能使用最小剂量持续泵入,在患者躁动时先快速给与一个负荷量,然后确定维持量。每天定时中断镇静治疗,评估病人镇静和焦虑程度,判断并发症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利用病人清醒的时间及对语言指令的反应来调整药物的用量。

2.3静脉通路的选择:采用微量泵注射,尽可能单独一路,不可与甘露醇一起输入,以防吸出结晶或短时间内大剂量的镇静药进入体内。

2.4维护气道通畅:在实施镇静前临床医护人员切记做到排除人工气道、呼吸机管路和呼吸机运行状态隐患、故障。长时间机械通气的病人,由于呼吸道痰液及其他分泌物容易结痂造成气管导管堵塞,故应注意呼吸道湿化,并定期进行呼吸道清理。通气期间,还需注意防止管道的扭折及意外拔管。

2.5防治肺部感染:在治疗期间加强翻身、拍背,酌情给予背部叩击治疗和肺部理疗,结合体位引流,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治疗,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

2.6皮肤护理:患者镇静期间,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容易导致压疮的形成。使用压力移动式气垫,分散病人体重,可以减轻局部受压。尽可能把床置于水平位,如需抬高床头,一般不高于30度。注意观察有骨隆突的受压部位,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7保持舒适的环境:报警、噪音及夜间光线过强、体格检查及采血次数过多与反复吸痰等会增加病人躁动次数和强度,应尽量各种操作集中完成,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噪音的刺激。

2.8心理护理:病人由于病情危重,又与外界隔离,与家人交流减少,加上气管导管或气管造口不能言语,常常会产生恐惧、焦虑、压抑等情绪。如有可能,在病人清醒期间,应注意加强护患沟通,向病人讲解机械通气的作用及重要性,介绍病情以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病人的安全感,使病人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1]。

3讨论

机械通气治疗在ICU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应用广泛,但部分患者因原发疾病、人工气道、正压通气等状态下的痛苦、不适带来的紧张、烦躁、不能耐受气管导管等使临床实际工作中,人机对抗、意外拔管等问题时有发生[2]。此种情形严重影响了原发疾病的及时处置,给抢救带来较大困难,严重的甚至造成医疗意外危及生命。因此,为了避免此种情形的发生,减轻病人与呼吸机的对抗,控制烦躁及焦虑,提高抢救成功率,充分合理的镇静就显得十分重要。

咪唑安定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清除速率快,安全界限宽等特点,有较好的镇静、遗忘、抗焦虑及顺行性遗忘等作用,同时还具有刺激性小,对循环和呼吸抑制轻微等优点,本身虽无镇痛作用,但可增强其他镇痛药物的镇痛作用,故逐渐成为ICU常用的镇静药之一。[3]

本组所有病例在应用咪哒唑仑应用后通过调整剂量,均能较好耐受气管导管,无一例发生意外拔管情况,人机对抗消失,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虽然文献报道咪哒唑仑有循环呼吸抑制的风险,但本组病人中表现并不明显,可能跟诱导所给剂量较小及给药时间相对较长有关。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必须防范咪哒唑仑在循环和呼吸方面的风险。ICU护士可以通过利用先进的监护设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娴熟配合医生,有效控制不利因素。另外,注意镇静期间皮肤的护理,防止压疮的形成,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产生,降低医疗风险。

随着咪哒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护士对咪哒唑仑镇静期间的监护和护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预见性地提供护理监测,预防和处理其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用药期间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白永菊、付燕、王亚丽.ICU气管插管患者心理障碍及对策.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4,2(3):180-181.

[2]马淑卿,马秀琴.ICU机械通气患者意外拔管脱管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14(2):37-39.

[3]石红印,骆少艳.咪哒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吉林医学,2010,31(13):1806-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