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综合预防

/ 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综合预防

王春颖

王春颖(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区职工医院黑龙江伊春153026)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6-0279-0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简称VVC)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1]80%~90%的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菌适宜在酸性环境生长,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10%~2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不引起症状。只有在全身及阴道局部细胞免疫能力下降时才出现症状

VVC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内源性传染,口腔、阴道、肠道的相互传播,性传播,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全身免疫功能及阴道局部环境的改变,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口服避孕药、穿紧身化纤内裤及肥胖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首次治疗的不彻底性是造成复发性及难治性假丝酵母菌病的原因之一。因此,预防VVC的感染及复发应针对上述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

1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全身性疾病

有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阴道PH值多在4.0~4.7,通常<4.5。当各种因素使阴道组织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时,假丝酵母菌就会大量繁殖而引起炎症。妊娠及糖尿病时,阴道组织内糖原增高,改变了阴道内的正常PH值,为假丝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对于顽固性VVC,经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进一步查明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如有糖尿病应加强血糖的监测,坚持控制饮食,使血糖控制在6.39~7.8mmol/L之间。如经饮食治疗不能达到理想血糖者,则应选择药物治疗,通过全身治疗,使阴道局部内环境恢复正常状态,从而预防感染。

2严格掌握抗生素应用的适应症和用药时间

VVC往往在长期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或在治疗后发病。目前我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十分严重,不论有无适应症,盲目静脉点滴或口服广谱抗生素几乎已成为很多医院或诊所的治疗常规,VVC的发生率显著上升可能与此有一定关系。无论是全身用药或局部用药,抗生素都可破坏阴道内的正常保护菌群,特别是需氧和厌氧乳酸杆菌所提供的阴道保护作用。从而使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引起症状。文献报道[2]使用抗生素的人群较未使用者VVC患病率高2倍,当使用广谱抗生素10~14天后,则患VVC的机率高3倍。可见,抗生素的使用是患VVC的危险因素,长期应用是VVC流行增多的直接原因。因此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减少VVC的发病仍应为当务之急。当身体某个部位有感染时,要严格掌握抗生素应用的适应症,尤其是头孢菌素类、四环素族和氨苄青霉素的应用,要适时停药,必要时口服抗真菌药,或用乳酸菌阴道胶囊阴道带药以预防VVC的发生。

3增强机体免疫力

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即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才致病。当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缺陷综合征时,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患VVC。曾有研究报道,干扰素可抑制巨噬细胞产生PGE2,从而抑制真菌形成芽孢、发芽、生长。因此对上述可能出现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者,可考虑使用干扰素来预防VVC的发生。另外妇女月经期的免疫功能也会发生变化,易发生假丝酵母菌感染,因此,妇女月经期应多注意休息及个人卫生。

4注意衣着和妇女卫生用品的选择

衣着类型和使用妇女卫生用品可能与VVC的发病有关。有学者认为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化学纤维内裤往往会导致外阴阴道局部组织潮湿和温度增高,粘膜浸渍,加以摩擦损伤可能改变阴道内环境而诱发VVC。因而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已有VVC者,应避免穿着紧身化纤内裤,适合穿着较宽松透气性高的内裤,保持局部干燥,注意外阴部清洁。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月经期不使用劣质不洁的卫生巾。

5VVC患者与性伴侣同时治疗

VVC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约15%的男性与女性患者接触后患有龟头炎,男性生殖器假丝酵母菌阳性的女性伴侣其阴道假丝酵母菌阳性率较男性生殖器假丝酵母菌阴性者的女性伴侣为高;同样,阴道假丝酵母菌阳性妇女的男性伴侣,其生殖器假丝酵母菌带菌率高于阴性妇女的男性伴侣4倍。因此,对有症状的男性应进行假丝酵母菌检查,阳性者同时治疗可预防复发。如单纯女方治疗,男方必然会成为感染源而导致复发,同时采用避孕套可减少性伴侣间的相互感染。

6强调对初次发生VVC者的彻底治疗

假丝酵母菌为双相菌,正常情况下一般为酵母相,致病时转化为菌丝相。它可在粘膜表面生长,也可侵入深层。如果对初发VVC者用药剂量不足,治疗时间过短,则不能完全杀灭芽孢和菌丝。因此对初发病例的治疗应十分重视。可采取局部用药或联合全身用药,疗程结束后一定要定期随访,一般至少2次,第1次于治疗结束后1周,第2次于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除检查临床症状外,应特别重视真菌学检查。只有真菌学检查阴性者,方能认为基本治愈。

综上所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生是和多种因素有关的。因此预防应强调个体化、系统化、综合化。针对不同的发病因素,采取不同的措施,制定一套完整的预防方案,从而预防感染,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2003,259~261.

[2]SpinilloA,CapuzzoE,AccianoS,stal,Effectofantibioticuseontheprevalenceofsymptomaticvulvovaginalcandidiasis,AmJobstetGyne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