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分析

董芳

衡阳市中医医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后,血糖控制率、治疗配合度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同时表明,有效、优质的护理是对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期间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意义重大。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体内血糖含量升高,能够引起全身多处系统的慢性损伤,引发多种并发症。胰岛素泵是近年来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常用手段,对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1]。本文重点分析了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病情符合WHO组织制定的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2]。②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③患者无精神、意识障碍,知情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其中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60.3±6.2)岁;病程3~18年,平均(8.5±2.1)年;入院时空腹血糖(13.3±3.2)mmol/L。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入院时均进行全面检查,证实诊断。若患者符合置泵治疗适应证,则应用胰岛素泵治疗。适应征:①Ⅰ型糖尿病患者。②患者为Ⅱ型糖尿病,但存在以下情况:服用降糖药物效果不理想;发生急性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高血糖症状难以控制或存在“黎明现象”的患者;外科手术围手术期。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④接受器官移植后出现血糖异常患者。置泵方法:①帮助患者选择合适胰岛素泵,并备齐所需胰岛素、敷贴、消毒用品等;根据患者病情计算、设置胰岛素泵的各项参数。②置泵部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问询患者感受选取腹部、髋部、臀部及手臂背面等,一般多选择腹部做穿刺点,注意避开硬结、红肿与瘢痕处的皮肤。③置泵前确认设备正常,参数正确,安装胰岛素另输注管路保持充盈,应用持针器垂直将胰岛素泵的软管针埋于皮下,贴好敷贴,妥善固定,整过操作过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1.2.2护理方法(1)置泵前护理①糖尿病做为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疾病。患者在疾病的长期消耗下,心理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暴躁等负面情绪,容易对机体内分泌造成影响,甚至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此外,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更需要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干预基础;开始治疗后多于患者交流,维护护患关系,准确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分析原因,施以针对性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与诉求,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增加患者信任感;鼓励患者多与外界接触,可组织同一病房、同一病区的患者多沟通,利于患者间分享经验,消除孤独感。②胰岛素泵做为新型的强化治疗手段,临床应用时间不长,多数患者对此方法认知受限,容易出现或多或少顾虑或担心24h带泵发生不良反应或对生活造成不便,进而对病情、治疗方法产生错误判断,甚至抵触治疗。护理人员应开展阶段性健康教育工作。开始治疗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相关知识,告知治疗方法、治疗流程及治疗要点。说明胰岛素泵对疾病治疗的帮助及必要性与安全性。讲解并演示胰岛素泵使用方法、构造及置泵过程,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发放健康手册,主要内容为糖尿病饮食常识、运动常识、并发症预防等,提高患者自我防范意识;定期资深医生寻访患者,解答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疑问,提高患者整体认知度。③护理人员需熟练掌握使用胰岛素泵的方法,具备排查胰岛素泵故障的能力,使用胰岛素泵前将空气排尽,利于药物准确输注患者机体内;置泵前详细问询患者病史,增加监测血糖频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及糖耐量水平;嘱咐患者沐浴,清洁局部皮肤,提前1天将各类中、长效的胰岛素停药,换为经皮下输注胰岛素,避免应用胰岛素泵后产生的叠加作用导致患者低血糖;提前1h将胰岛素放置在室温下,避免温度差异导致胰岛素产生气泡,对输注装置及储液管的排气产生影响。(2)置泵后护理①置泵后护理人员应增加对患者所在病房的巡视频率,观察胰岛素泵固定情况、运行情况及穿刺处皮肤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更换穿刺部位;嘱咐患者若胰岛素泵出现报警信号时及时通知护理人员,由护理人员负责排除、解除警报;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避免阳光对胰岛素泵直接照晒,不可将胰岛素泵放在水中,不可让机身接触酒精。行影像学检查或沐浴时应提前与护理人员联系,分离胰岛素泵,穿脱衣服时注意对胰岛素泵的保护,避免胰岛素泵脱落、损坏。②密切观察病情,增加血糖监测频率,为患者建立治疗效果观察表,主要内容为应用胰岛素的种类、起始时间、基础率、剂量、速度及血糖检测时间与血糖水平。随时根据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调整胰岛素的输注量;若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期间连续出现原因不明的血糖异常,需分析原因,及时处理。③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嘱咐患者坚持执行。教会患者摄入碳水化合物的计算方法,限制烟酒,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嘱咐患者置泵的前3d限制活动量,确保医生准确把握胰岛素的基础输注率,稳定后指导患者适当活动,避免水中活动及剧烈运动,注意活动时保护胰岛素泵。

1.3观察指标

判定本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评估接受护理前后本组患者治疗配合度以及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评分为0分到100分,低于50分判定为抑郁、焦虑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后,血糖控制率、治疗配合度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加上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发病人数也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在高血糖状态,会造成神经、心血管、肾脏、眼部的慢性损伤,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严重影响[3]。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是治疗的关键。胰岛素泵是一种新型的应用电脑控制能够模拟正常的胰腺功能将外源性的胰岛素定量、按时、精确的输入至机体的先进设备,是目前针对需要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比较理想的方法,本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能够避免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繁琐与痛苦,减少患者发生低血糖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胰岛素泵可随时根据病情需求追加、减少剂量,更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延缓糖尿病对患者的心、脑、肾及视网膜等组织造成的损伤效果明显,进而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预后。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期间给予优质、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胰岛素泵需要24h与身体穿刺部位连接,需要护理人员悉心照护,避免穿刺部位感染;同时,初置泵时更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情、血糖的变化,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泵入剂量;此外,也需要给予患者适度干预,提高患者配合度与依从性。

我科室护理人员在置泵前及置泵后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等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注重患者置泵前后心理、认知、行为等方面细节,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并给予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后,血糖控制率、治疗配合度均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同时表明,有效、优质的护理是对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期间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金雁,张宁.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使用意愿的多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学报,2012,19(7):21-24.

[2]邓德芬,谢文娅.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25-26.

[3]吴嘉维,顾兰,徐琴娟.规范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5):14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