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部队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探讨

姜立军

第四工程代建管理办公室辽宁省沈阳市110005

摘要:营区是由部队营房与环境等所构成的综合空间,是军队开展工作、战备训练、生活的场所,是屯兵、养兵、练兵的特殊区域。较完整的营区一般包括六大功能分区:办公指挥区、生活服务区、官兵宿舍区、技术保障区、军事训练区、公寓区等。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部队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部队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1、前言

营区规划和营区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其根本目的和落脚点是保护环境。应通过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预防和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战备、训练和环境协调发展。

2、营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问题分析

营区建设规划中所涉及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营区大气污染物排放问题

建设期的空气污染主要是灰尘,拆除旧建筑时最为明显;车辆运输时也会扬起尘土。尤其在北方干燥地区,施工扬尘很严重,建筑工地应采取经常喷水洒水、在裸露的泥土上覆盖薄膜并设置围栏等措施,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扬尘对域外环境的影响。服役期营区废气污染物主要来自采暖、热水、供汽、茶浴等锅炉燃料燃烧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餐厅、招待所的餐饮炊事燃烧废气和烹饪油烟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应当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2.2营区污水排放问题

营区无论其规模大小,生活污水排放是一大环境问题。如生活污水随意排入附近水体,导致河道、水塘等水质发臭、发黑,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营区建设项目环评时,应重视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应当规定不得随意排放,并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后排放。污水处理设施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对于能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要进网。暂不能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应安装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污水处理技术可按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环保最佳实用技术进行选用。对于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要考虑设计中水回用设施,回用水用于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和冲厕等,其处理水质应达到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回用水用于景观娱乐应满足CJ/95-2000《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

2.3营区固体废物处理问题

建设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垃圾,如渣土、废水泥、破砖石、废金属材料、废塑料、泡沫材料、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建成后主要是装修材料垃圾。服役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还有部分军事作业垃圾。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的处理措施,通常是收集后送至垃圾填埋场处理,但需重视垃圾收运站位置是否合理,规模是否合适。如有危险废物产生,危险废物的收集、贮运、处理处置等必须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

2.4噪声污染问题

建设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为突出,搅拌机、打桩机、装车运输、卸车、钢筋、砖石的碰撞等噪声影响较重。建成后主要是装修产生的室内噪声,此期建筑物内噪声影响突出。服役期噪声污染源主要是营区的交通噪声和空调、冷却塔、风机、水泵、备用发电机组等设备噪声以及军事活动和官兵生活噪声。由于各类噪声源的位置不同,噪声具有方向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对噪声源和噪声影响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段进行具体分析。环评时要分析营区建成后正常军事活动是否会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同时周围环境是否也会对营区造成影响,以免引起环境争议。

3、营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关注的环境问题

3.1生态环境适宜性

生态营区是针对部队而言,与地方的生态居住区相对应。生态营区就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居住功能、军事功能和文化功能整体协调,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营区。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生态营区是以部队官兵的生活与活动为中心,由人和环境组成的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系统,在物质环境、社会秩序、文化、经济、景观等各方面均符合其“生态位”,并充分利用生态服务功能的营区。

生态营区的生态环境给部队的日常生活和一切军事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基础和空间,保证部队活动所需的资源种类、数量和质量,并保证这种良好资源的持续再生产能力。创建良好人居环境适宜性的营区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性化建设为核心,实现资源、能源最大化利用,污染最小化控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它不仅要符合生态环境需要,而且还要注重自然形态、结构、布局、色彩所具有的潜在生理作用及精神作用,以营造一个有利于军事活动、生活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并有利于官兵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健康的完美空间,培养和陶冶广大官兵的情操,消除各种精神狂燥和压抑,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环评时不但要评价工作、生活的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同时还要考虑营区自身的建筑效果和周边环境、景观的协调性以及军事活动的保密性等。

3.2营区周边的环境影响

营区建设项目除了对外环境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外,往往还需考虑营区周边的各种污染源可能给评价项目带来的环境污染及其需要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如果环评中不涉及周边环境问题的分析评价,则不是一个完整的环评,某种程度上还会严重影响环评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使决策失误,给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周边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噪声污染、废气污染以及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等污染。

3.2.1噪声污染

周边环境的噪声污染主要有工业企业噪声污染和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两种。环评过程中应对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现场监测,并预测相应的污染程度和范围,确定对营区的污染半径。尤其是在以办公和居住为主的营区建设项目环评中,应当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噪声污染。

3.2.2废气污染

废气污染源主要包括:周边单位的燃煤(油)锅炉废气;化工企业的有毒废气;周边的堆场(煤、黄沙等)无组织排放粉尘;周边单位排放的工业粉尘。环评时应在周边一定范围内重点调查废气污染源,必要时需参考相应的历史资料。

3.2.3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等污染

营区周边如有振动污染源、微波发射塔、高压输电线、放射性污染源等,对官兵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些污染问题不能被疏漏,环评中也应作相应专项评价。

3.3营区内的特殊污染物分析

环评时营区内的污染源调查应当做到全面,除了办公和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外,其它特征污染物的调查不能有遗漏。例如,设有小型医疗站和科研教学的营区,还会有少量的医疗垃圾;电磁、核辐射实验室;生物、医药、医学实验室,产生废弃的实验材料和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的废水和废气;化学实验室,产生含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废水、废液和废气,在各种实验和科研活动中可能会产生许多种类的危险废物,如废酸、废碱、有机溶剂废物、含重金属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废物等。营区内的军事设施,如雷达、通讯导航台和其它无线电发射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对官兵及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对周边其它电子设备产生干扰。此外,军事活动中可能产生的污染事故也应进行风险评价,必要时进行专项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景兰,刘运喜,杨占清,等.军队生态营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1):50-53.

[2]邬涓,蔡良才,王治.军队生态营区特征和指标体系初选[J].工业建筑,2006,36:70-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