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与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分析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与施工技术

吴绍平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水利工程技术和管理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水利枢纽的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决定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利工程质量关系决定社会发展的节奏,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做好基础建设管理工作,将技术落实。本文主要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与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利枢纽;管理;施工技术

1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技术的重要性

1.1符合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在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阶段

要想工程顺利进行,需要以专业的技术作为基础,按照具体要求实施。后续施工管理阶段对先进的技术和理论有严格的要求,需要突破层层困难,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化作用,造福百姓。

1.2符合标准施工要求在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和实施阶段

不仅需要具备到位的专业知识和资金支持,同时也要以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作为基础。在水利工程建设阶段,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要求,要注重施工管理,采用科学合适的管理方式,保证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对施工物料以及管理标准等有严格的要求,施工人员要认真负责,保证工程质量达标,水利工程能按时竣工。

2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要点

2.1事前控制

2.1.1组织准备

在开工前,各参建单位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合同、协议及有关质量控制文件规定,分别组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自承担的质量责任,做到各个环节有专人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齐抓共管质量控制。从而建立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和质监部门监督、检测部门监测的质量管理体系。

2.1.2设计质量控制准备

设计单位需经过相关方进行设计图审查和施工前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在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开工前,各方技术人员应细致地分析施工图,从项目施工和质量可控的角度提出施工图改进建议。

2.1.3质量控制方案准备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项目地点的自然和地理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方案,编制最佳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危险较大的工程项目,还要编制专项技术方案,并经专家组会审通过;项目部有针对性地组织精干人员成立施工队,发挥自身技术和管理方面优势,应用于工程项目。合理划分分部、分项及工序,标识重点、关键控制部位,编制质量控制体系,预测质量控制中的风险因素等。监理单位编制监理规划,明确质量控制点,重点控制关键点、难点。

2.1.4原材料质量控制准备

原材料质量是水利枢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首先明确所需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及水利行业某些材料的特殊要求和技术标准。再确定材料供应方案、检测方法等。对于关键材料如水泥、钢材、防水阻水材料等,要有相应的质量检验报告、复验报告、出厂合格证等,对进场合格材料进行标识、编码,归类存放,在材料使用时要认证。

2.1.5质量教育与培训

参与施工相应工种需持证上岗。施工前项目部进行全员动员,有针对性对水利枢纽工程质量管理特点进行培训教育。技术人员在各工序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提出施工中重点、难点和注意点,遇到有关质量问题的技术对策和应对措施,以满足工程质量控制要求。

2.2事中控制

2.2.1进行质量跟踪监控控制

包括质量控制点跟踪、工种工序间交接控制。这中间施工方需按要求施工、报验,监理方及时进行旁监、检查验收,检测方及时进行检测、出报告,需共同协作完成,共同监控工程实体质量。尤其是隐蔽部位和水下的工程质量,需形成图片资料,便于检查核对。

2.2.2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时

如有重要变更或者图纸修改,须通过组织有关方面分析、讨论确认,才实施变更。对于已确认的工程变更和图纸修改,要划分新的工序、分析不利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编写新的作业方案,以利于各工序顺利衔接,保证顺利进行质量有效控制。

2.2.3质量控制实行样板制

对于结构相同的多个工序,应先完成一个样板,经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再按样板做法全面铺开进行施工。这样可减少因实体工序质量不合格而返工造成的损失和提高工时效率

2.2.4采购方面质量控制

水利枢纽工程中有一些机械设备如闸门、启闭机、配电设施等需进行采购。应先制定相应的采购和验证采购产品方案,并按此实施。

2.3事后控制

主要是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和单项工程或整个水利工程竣工验收,按照相关程序组织验收,当水利工程质量达不到有关标准要求时,应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后实体质量,经验收或检测单位检测鉴定,仍不符合设计要求时,施工方应会同设计单位制定技术处理方案。及时总结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出现问题,提出应对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可控性。

2.4质量控制的方法

(1)施工前做好建设组织准备、方案准备、人员上岗准备和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及机械准备,确保质量控制从思想上、技术上、物质上和财力上有保证。(2)做好工序施工质量控制,交接点和交叉点施工质量控制,严格工序验收制度,如上道工序不符合要求,下道工序就不准施工。(3)按相关程序把好单项工程、单位工程验收质量关,是控制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

3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技术

3.1锚固技术

在现代化水利水电施工阶段对锚固技术有严格的要求,同时锚固技术在提升结构性能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大部分水利水电工程都是在山区进行的,环境比较复杂,对施工技术有严格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势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施工单位要结合技术施工技术和要求进行落实,为了避免周围自然环境对基础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影响,出现施工质量不达标的现象,采用该技术形式能提升地基的稳固性,满足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要求,值得推广和应用。

3.2坝体填筑技术

为了避免坝体出现潮湿或者漏水的现象,对坝体稳定性造成影

响,在实施阶段需要采用有效的填筑技术,避免出现渗漏的现象。以坝体的灌浆操作作为基础,提升坝体稳定性。首先在其他工序完成后,进行平料、卸料等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此外需要对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解,结合坝体的规划和设计要求,进行碾压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灌浆孔作为基础,通常情况下,灌浆孔的主排孔以坝轴线作为基础,需要对轴线进行合理化设计,主副排孔保持在3m-5m之间,这样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3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

在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阶段,如何做好基础碾压设计是关键所在。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掌握混合物的材料属性,以碾压技术为例,具体方式存在差异,混合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高粉煤灰和混凝土混合物等、砂卵石和水泥等、在进行碾压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进行。

3.4合理应用施工器械

以土石方施工为基础,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机械设备,多数施工机械为柴油型,冬季缺氧十分严重,油料燃烧很不充分,加上严寒天气,设备性能大幅下降。因此在利用过程中需要做好建设管理和处理工作,按照具体实施要求落实,进而满足施工性能的要求。

4语

针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的具体要求,在实施阶段必须对技术类型进行掌握,施工管理基础,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对管理方式和施工技术等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施工指标要求落实,进而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康惠,余义华.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与监督管理[J].新疆水利,2012,02(12):43-45.

[2]全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信息网小浪底水利枢纽施工技术管理与经验交流会会议交流论文资料[J].水利水电施工,2013,Z1(0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