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探讨

李继萍

李继萍

【摘要】目的:探讨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规律。方法:解释执业药师职业道内化的含义,阐述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内容,寻找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途径。结果与结论: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内容不仅限于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本身,还包括职业性质和地位、职业知识与技能、职业保障、职业责任等内容,应采用和挖掘各种有助于职业道德内化的途径和方法来提升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速度和水平。

【关键词】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

【中图分类号】R6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138-02

执业药师职业化是世界潮流,也是我国执业药师制度完善的必然结果。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因为职业道德不仅仅是该职业准入的标准,同时也是执业药师形成职业意识,树立职业形象,提高行业和单位信誉的重要保证。本文阐述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内容,寻找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途径。

1执业药师职业道德相关含义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由职业特点所决定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是执业药师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准则,是对社会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道德在执业药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

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概念。道德内化就是指通过各种形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使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成为自己发自内在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并自觉地用道德规范和传统力量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过程。

关于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含义,理解为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对执业药师的约束由他律向自律转化,使执业药师职业道德成为执业药师意识组成部分的过程。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过程表现为,执业药师对其职业道德的认识,逐渐由表层认知向深层价值观念转化,由强迫性遵守的消极情感转化到自觉遵守的积极情感,由被动的他律转化到主动的自律。

2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内容

2.1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内化的内容中,职业道德规范本身无疑是最主要的内化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执业药师需要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不单指“执业药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种,也包括全民道德规范、以及与执业相关的各种道德规范。内化职业道德规范,也不单是记住职业道德规范的条文内容,而是要理解和领会条文所蕴含的精神和理念,并在执业的过程中自觉贯彻与遵守。

2.2职业的性质和地位:职业道德是职业的基本构成因素,其内容反映着职业的本质特征及其客观规律,以及社会对职业的最基本要求。执业药师直接面对患者,专业性强、知识面宽,会经常遇到不易判断、难以处理的问题,稍有不慎,就可能损害职业形象,甚至影响职业前程。严格遵守法律、遵守职业规范,不仅可以重塑职业的社会新形象和发挥职业内在价值,而且是执业药师避免职业风险、进行自我保护的最好手段。必须让执业药师充分认识到职业性质、地位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内在关系,使执业药师发自内心的感受到职业自身价值对于职业存在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有助于形成内在的确信,才能基于对职业的认同,在实践中表现出对规范的自觉遵守。

2.3职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知识与技能,是执业药师存在发展的基础,但是这种资本要想转化为现实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就必须谨守职业道德,否则,知识与技能可能会成为伤人害命的手段和伎俩,渊博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根本不值得炫耀和称赞,甚至应该受到谴责。职业知识与技能和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脱离职业活动而单独存在的职业道德,也没有完全脱离职业道德的知识与技能,知识和技能能够服务于社会,在于知识与技能中蕴含着职业道德的成分,也就是说职业道德是知识与技能的组成部分。同时,知识与技能假如没有职业道德的约束,也可能会成为损害社会的工具。而道德水平高低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有正相关性。道德水平越高,道德判断力越强,敬业精神越好,其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就越多越强。

3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内化的途径

3.1加强自我修养:自我修养,是一种自尊自律的基本方法,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内化,更加需要自觉地加强自我修养。第一、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掌握职业道德知识,理解其精髓,学习和感悟职业道德对于执业药师的价值,主动将道德行为规范上升为道德信念。第二、在实践中感受职业道德对于职业的影响,体验自我约束对于自己和社会的积极影响。第三、经常性的自我反省与自我监督,及时地纠正。第四、保持耐心和信心。在职业道德内化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强烈诱惑或信心受打击的时候,这时一定要自觉抵制住诱惑和保持自己职业发展的信心。自觉养成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和习惯。

3.2大力加强执业药师职业道德教育:一种重要的自律过程就是职业道德教育。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建设应通过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把职业道德要求、规范不断灌输到执业药师的意识中。执业药师职业道德不通过灌输是无法自发形成的。

3.3加强执业药师职业道德的制度化、法规化建设: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法律是道德的下限,守法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判断执业药师的行为是否道德,首先要看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健全而完备的法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和依托,目前我国执业药师相关法制有待于健全。

3.4工作严谨求实,诚实守信: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严密而准确的科学实验,是对药学科学发展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也是执业药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药品具有质量要求严格,使用价值专属,需求弹性小,需求突发性以及抗药性、依赖性、过期失效性和新药研究高科技等特殊属性,执业药师要依据国家药品标准,严格把好药品质量关,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执业药师在执业活动中,要忠于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注重药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诚实劳动,信守诺言,公平交易,遵守契约,严格履行经济合同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药品价格;不做假帐,不偷税漏税,不偷工减料,不以假充真,不以次充好。

总之,我国也应把执业药师的执业道德纳入法规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执业药师的职业化发展,加快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悦,对我国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中国药师,2009,6(12)

[2]张文玉,试论执业药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国药事,2006,20(10)

[3]崔香玉,职业道德建设对执业药师的重要性,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

作者单位:661000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