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3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无痛分娩30例临床分析

刘畅

(长宁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长宁644300)

【摘要】目的:对无痛分娩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3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未采用无痛技术而自然分娩的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数量、疼痛程度以及新生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数量、疼痛程度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新生儿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虽然接受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是无痛分娩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减少剖宫产的概率,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减轻产妇焦虑、不自信、恐惧的心理,可以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自信,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利于产妇的恢复,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无痛分娩;临床应用;产科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081-02

大多数产妇在临产前都是有着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的,而且大多数产妇因为惧怕自然分娩带来的疼痛,甚至会主动要求剖宫产[1]。但是科学研究表明,自然分娩有利恢复,随着无痛分娩技术的提高,自然分娩的痛苦已经大大降低。本次研究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3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未采用无痛技术而自然分娩的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无痛分娩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3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初产妇27例,经产妇3例,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为(28.1±2.7)岁;将同时期未采用无痛技术而自然分娩的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30例产妇,初产妇25例,经产妇5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为(28.7±2.9)岁。两组产妇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将浓度为0.075%的罗哌卡因和芬太尼混合液进行穿刺推注,待产妇宫口开全时停止给药。

1.3观察指标

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数量、疼痛程度以及新生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疼痛级别由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分级,分为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以及重度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剖宫产数量、疼痛程度的比较

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数量、疼痛程度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身体恢复大大快于剖宫产,能有较多精力照料婴儿[2]。自然分娩的产妇还能避免剖宫产的许多并发症和后遗症[3]。因此,当产妇具备自然分娩的条件时,应听从医生的指导,选用阴道分娩这种自然、安全、对母婴都有利的分娩方式。但是自然分娩的疼痛感较为强烈,由于疼痛和恐惧就会导致产妇选择剖宫产[4]。随着近些年来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麻醉技术的不断完善,无痛分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虽然接受无痛分娩对新生儿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是无痛分娩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减少剖宫产的概率,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减轻产妇焦虑、不自信、恐惧的心理,可以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自信,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利于产妇的恢复,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春香,姚秋香,穆傲霜.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4):331-332.

[2]郝晓存.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3):95-96.

[3]岑瑾.无痛分娩45例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71-72.

[4]李海霞.无痛分娩9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4,1(2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