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交流永磁伺服电机定子的散热结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1

大功率交流永磁伺服电机定子的散热结构

胡平江

宁波宏迪工量具有限公司胡平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定子,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功率交流永磁伺服电机定子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交流永磁伺服电机的发展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传统交流永磁伺服电机的定子采用的在电机机壳上来进行散热,如通过在机壳上设置散热筋,来增加电机的散热面积等,这种散热结构不仅会增强电机的体积,而且由于是从定子的外部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不增加电机体积的情况下,提高定子的散热效果的大功率交流永磁伺服电机定子的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大功率交流永磁伺服电机定子的散热结构,包括定子,定子采用若干定子冲片叠压而成,在定子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盖、后端盖,带风扇罩的风扇安装于后端盖,其特征在于:定子冲片的中部为安装孔,在安装孔的四周均匀地设置于有若干散热孔,定子冲片叠合后,散热孔组成了定子的若干个散热通道,在前端盖、后端盖对应定子的散热通道的位置皆设置有散热口以与散热通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

由散热风扇强冷吹出的风,经后端盖的散热口,进入到由定子冲片的散热孔所构成的散热通道内,然后由电机前端盖的散热口排出。

散热孔共设置有两组,一组设置于定子冲片的四角,每个角设置有四个孔,另一组设置于四角的相邻散热孔之间,每相邻两个角之间设置有两个孔。

定子冲片采用矽钢片,厚度为0.2~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独特,制造工艺简单,定子铁芯的可扩展性灵活,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尤其是散热系统的独特设计彻底解决了现有伺服电机定子的散热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定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功率交流永磁伺服电机定子的散热结构,包括定子10,定子10采用若干定子冲片1叠压而成,通过均匀分布且贯穿定子冲片1的铆钉孔4,将所叠压的定子冲片1固定连接成一体。结合图2所示,定子冲片1采用矽钢片,厚度优选为0.2~1.0mm,尽可能薄的定子冲片1叠加后,可有效地减少电涡流的发热现象,定子冲片1的中部为安装孔3,铆钉孔4和散热孔5均匀地设置于安装孔3的四周,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孔5共设置有两组,一组设置于定子冲片1的四角,每个角设置有四个孔,另一组设置于第一组相邻散热孔之间,每相邻两个角之间设置有两个孔,当上述定子冲片1按一定长度进行叠合后,上述散热孔便形成了一个个散热通道,在定子冲片1组成的定子1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盖20、后端盖30,前端盖20、后端盖30通过固定螺钉6与定子10固连成一体,带风扇罩50的风扇40安装于后端盖30上,在前端盖20、后端盖30上对应定子10的散热孔5的位置相应设置有散热口2,散热口2可以设置与散热孔5相同形状,也可设置为一个较大的孔与散热孔5相连通,由前端盖20、后端盖30的散热口2和定子10的散热孔5便组成了本实用新型定子的散热系统,当电机工作时,从散热风扇40吹出的风会沿电机的后端盖30的散热口2,进入到由定子冲片1的散热孔5所构成的散热通道内,以及时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避免电机温度升高过快,然后由电机前端盖的散热口排出,从而有效地解决现有大功率永磁服电机定子的散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