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杂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转换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中药复杂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转换方法

张传燕

(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对中药复杂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基础条件进行分析,建立其相互转换的方法。方法:将丹参水提组作为模型样本,并运用五次线性梯度分别对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12色谱峰保留参数进行计算,然后分别对计算出的12色谱峰保留参数进行关联,获得线性方程,而该线性方程也便可以使两组12色谱峰保留参数得以相互转换,进而对两组12色谱峰保留参数的色谱条件进行预测和优化改进。结果: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两者的12色谱峰保留参数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两组12色谱峰保留参数的线性关联R2值分别为0.9914和0.9936。结论:在该方法中,很好的实现了分析条件的互相转化,并且实现了两个分析方法在数据分析上的通用性,且具有操作简单、准确的优点特性,最终实现了中药复杂样品的优化与分析预测。

【关键词】中药复杂样品;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转换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5-0377-02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HPLC,是一种对中药复杂样品进行分析的方法,在中药复杂样品的分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材料分离方面,人们对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在固定相发展中,小颗粒的填料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其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UPLC),就一种以1.7纳米的填料作为固定相的分析方法,在小颗粒的填料过程中,不仅具有高效的柱效,而且帮助了中药复杂样品的分离,进而促使分析更加的快速便捷。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仪器和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在该仪器中,主要可包括四元梯度泵、真空脱气机、自动进样器、柱温箱以及DAD检测器等[1]。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在该仪器中,主要可包括二元梯度泵、自动进氧器、注温箱、PDA检测器等。

而与之相关的试剂可包括乙腈、甲酸、Milli-Q水[2]。

1.1.2实施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条件

色谱柱。选用HypersilODS2C18以及ACQUITYUPLCTMBEHSHIELDRP18column;流动相。将水标为A,乙腈标位B,两者相加为0.01%(v/v)甲酸,且高效液相色谱的流速应该保持在1.0毫升/分钟,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流速则应该保持在0.25毫升/分钟。同时,注温应该保持在30℃,检测波长为280nm,在进样的过程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时,进样量为5μL,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时,进样量为3μL.而与之相关的两组12色谱峰保留参数的五次线性梯度见表1[3]。

1.2方法

在对丹参水提组和川芎水提组进行分析时,其即使中科院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建立起了标准组分。就组分的具体提取方法而言,首先,在100千克的药材中加入1000升的水进行分两次的提取,提取的时间一般为2小时和1.5小时,合并两次进行提取液。其次,以喷雾干燥的方式将其制造成干粉,为标准组分提供分析和制备的基础。在该实验过程中,分别称去诞生和川芎干粉各0.5克,分别加入20毫升75%的乙醇,并采用超声进行过滤,过滤的时间为10分钟,将其过滤定容到25毫升作为备用。同时,在进样开始前,还应该采用0.45μL的有机过滤膜进行过滤[4]。

2.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两者的12色谱峰保留参数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两组12色谱峰保留参数的线性关联R2值分别为0.9914和0.9936.而在两组12色谱峰保留参数的基础之上,将川芎水体组分钟各色谱峰在效液相色谱上的12色谱峰保留参数转化为超高效液相色谱的12色谱峰保留参数,并运用计算12色谱峰保留参数对超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预测,通过实验验证,模拟图和实验谱图相匹配。

3.讨论

通过实验发现,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之间存在不同的死时间和系统延迟,在对12色谱峰保留参数进行计算时,死时间和系统延迟都有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所以两者之间的系统差异得以被关联校准,并且运用该关联线性方程也可达到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相互转化的目的。

在通常情况下,为验证上述转化方法的准确性,一般会采用关联线性方程对川芎水提组中的各色谱峰在高效液相色谱的12色谱峰保留参数将其转化为超高效液相色谱的12色谱峰保留参数,并利用计算出了12色谱峰保留参数对条件进行预测和优化。

综上所述,在中药复杂体系分析中,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是其重要的方法。而在本文中,通过建立12色谱峰保留参数在两种方法中的线性关系,不仅实现了两种分析方法的转换,而且在该过程中实现了数据在两个分析方法中的运用,进而实现了中药复杂体系在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金郁,薛兴亚,肖远胜,章飞芳,石慧,梁鑫淼.中药复杂样品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转换方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01):80-84.[2017-08-04].

[2]刘磊.生物样品自动化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3(11).

[3]高青,刘颖,宋彬彬,付龙,郭伟,钱忠直.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转换及验证[J].药物分析杂志,2016,36(07):1279-1286.[2017-08-04].DOI:10.16155/j.0254-1793.2016.07.21

[4]陈重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中药材及其制剂中真菌毒素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