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分析

周人杰刘铭陈锋周波罗金泉

(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404000)

摘要:本文针对电子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传输控制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技术人员对信息传输控制技术的掌握程度,加深了解控制技术对电子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为电子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分析和研究

前言:

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对于电子信息系统的影响非常巨大,如果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能差,那么传输的信息无法达到实时传输,所以优化信息传输控制技术是保障信息传输质量的有效手段。

1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及结构分析

1.1对信息的录入进行把控

在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会发生不可避免的错误信息,没有实用价值还在传输通道内占有一定量的传输空间,导致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不高。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的措施是,对传送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把控,对巨量的信息进行排查工作,利用验证手段处理垃圾信息,从而保障录入到系统的信息拥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2对管理的物理线路进行有效的把控

通信物理线路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障通信线路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还可以保障通信线路的稳定性。此物理线路达到了对系统的管理进行有效的把控,从而实现了所有通信线路的优质控制。物理线路可以对通信连接进行监控工作,从而根据实时的情况进行启动工作,从而保障了通信连接的顺畅能力,从而完成了信息传输功能。

1.3对信息的输出进行有效的把控

信息的有效输出才能达到信息传输的质量要求,通过研究,信息的类型和范围具有差异性,因此,需要对不同类型的信息采用不同步骤的封装方法,封装完成后,把良好的信息再输出到相对应的目标节点位置,此环节达到的目的是把信息进行了分类和输出,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

根据信息传输的特点,服务软件控制计算机时,需要利用四层的体系结构,每一层都拥有着独特的功能,从而完成信息的把控工作。通过对四层体系结构进行总结,可以得到:第一层,管理和控制层,此层的作用是保障信道管理的平均分配,提供各个通信信道的信息。第二层,服务层,此层的作用是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信息的发布和封装,再进行共享解析协议。第三层,传输服务层,此层的作用是对信道进行管理和监控,从而保障信道提供的信息处理安全,封装安全和传输协议的安全。第四层,系统对接层,此层的作用是它的层接口属于系统的通信接口,使系统配备统一的接口进行调转工作。

2信息传输控制技术的使用要求

2.1功能模块中的松耦合设计环节

功能模块中设立松耦合设计的优势是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重构性能。以往采用的技术方式是紧耦合的模式,这种模式下模块之间的界限不清晰,但具有很强的依附性能。通过技术的改进和引用,采用了松耦合设计,它可以使不同模块之间的边界达到清晰的要求,信息之间的传递具有精确性,还保障了网络服务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使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此设计下,系统集成商可以有目的性的选择需要的功能组件,从而满足各种信息的发送要求。

2.2使多点发送和广播发送相融合

以往的传输模式是一个点对一个点的传输,随着时代的发展,此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网络的传输需求,因此,把传统的传输模式升级成多点发送和广播传输相融合的模式。多点传播的方式需要多点传播加入组播后,才能收到数据内容。期间,任何一个组内成员离开或者是加入,都不会受到阻碍,而广播数据的传输是通过对多点传播进行拓展以后形成的。

2.3使信息达到实时传输的目的

信息传输控制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区分出信息的重要程度,把重要信息和普通信息进行分类,通过独立分开的缓冲区,依照重要信息先输送,普通信息再输送的原则进行传输。以往传统的数据传输模式主要利用的是低速的信息通道,传统模式存在的弊端是如果处在信息传输高峰期,那么会产生通道堵塞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的措施是引进了信息传输技术,它可以使信息更加快捷和准确的到达终端。

2.4封装和解析的重要性

封装技术和解析技术的利用,可以使数据传输更加的清晰明确。通过技术分析,封装和解析在同一级别的外部结构,利用的方式是相同的。

2.5信息传送的跨平台设计分析

通过对跨平台的分析和研究,跨平台的信息内容进行转移活动时,主要是在外部的接口开发处,信息传输的过程需要不同版本的软件,这些软件可以在数据传输之前进行预先处理数据内容,再把数据统一成标准的顺序。跨平台软件的信息内容进行转移活动时,需要依据不同的设备和不同的通信接口来扩展数据包环节,主要是利用了跨平台软件的所有功能,而且还有一个好处是使往后的改进提供了方便。

2.6功能模块处的设计内容

功能模块对于电子信息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设计此处时需要注意两点内容。第一点,设计人员必需要利用结构化的功能模块设计方法来设计信息通道检测功能模块,还要使此模块与实际的功能达到一致,还要把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第二点,设计人员需要对相邻的两个模块间的边界产生重视,使模块间的重试依附性达到有效的把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传输控制技术的优劣决定着电子信息系统的传输好坏,在利用信息传输技术时需要注意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有效的把控,从而使信息传输的更快捷更有效。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传输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掌握的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再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让此技术提升它的功用,从而满足不停发展的电子信息系统的信息传输。

参考文献

[1]宋飞.基于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传输控制技术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10):36.

[2]阴骏.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传输控制技术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12(5):83.

[3]周立杰.试探究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传输控制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155.

作者简介:周人杰(1996.12-),男,重庆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