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战略升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战略升级研究

王瑞萍

王瑞萍WANGRui-ping曰楼旭明LOUXu-ming(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710061)(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Xi'anUniversityofPosts&Telecommunications,Xi'an710061,China)

摘要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培育企业与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IBS)已成为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KIBS发展仍相对滞后,不能够有效支撑制造业战略转型升级。因此,促进制造业升级有待KIBS的快速发展支持,改变低端竞争的局面。

Abstract院Withtheconstantdeepeningofeconomicglobalization,theonlywaytocultivatethecorecompetitionpowerofenterpriseandindustryandimprove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istoenhancetheability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theeraofknowledgeeconomy,knowledgehasbecometheimportantfactorforenterprisestocreatecompetitiveadvantages,and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KIBS)hasbecometheinevitablechoice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ThedevelopmentofKIBSinChinaisrelativelybackward,anditisnotabletoeffectivelysupportthestrategy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manufacturingindustry.Therefore,topromotetheupgradingofthemanufacturingindustryneedsthesupportofrapiddevelopmentofKIBS,tochangethelow-endcompetition.关键词院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制造业升级;微笑曲线Keywords院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innovation;manufacturingindustryupgrading;smilecurve中图分类号院F271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7-0195-02

0引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而服务业的比重也成为世界各国用以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知识密集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Service,KIS)指的是在提供服务时,融入科学、工程、技术等成分,或协助科学、工程、技术推动服务业,其界定的知识密集服务业包含了通讯服务(CommunicationServices)、金融服务(FinancialServices)、工商服务(BusinessServices)、教育服务(EducationalServices)、医疗保健服务(HealthServices)等五大类,它显著作用于集群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1]。长期以来,我国对KIBS的发展一直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大多政策制定者仍将知识密集型服务看作是成本产生者,而非价值创造者,使得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机构的发展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

1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特征发展KIBS是世界各国的趋势,然而许多企业对于知识密集服务业的创价模式仍处于摸索探索阶段,且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模型。一般而言,要评判服务业是否具备知识密集的特性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几乎所有的服务业都会运用特定的专业知识来提供服务,只是不同的产业所运用知识的比例,以及知识的质量会有所不同而已。

相较于传统的服务业观念,与知识及创新相关的服务乃是近来最重要的服务业观念,同时也是先进国家经济成长重要驱动因素之一。“知识密集”可以从服务提供商与服务购买者两方对服务的知识密集要求来解释:在服务的提供者方面,企业倾向因行业本身的特性以及服务需求者持续对行业知识程度的提升,使服务提供商倾向提供高知识密集型服务的趋势,以不同客制化程度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提升企业本身的价值;在服务购买者方面,需求者则在此供需关系下,具有获取高知识密集的服务之需求的倾向。

Miles(1995)则提出了两种形式的知识密集服务业:淤传统的专业服务:以管理系统的知识或社会事件为主;于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新服务:关于技术知识的转移和产品[1]。HertogandBilderbeek(2000)则认为知识密集服务业的特性表现在:淤私人企业或组织;于其营运几乎完全依赖专业知识;盂经由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而生存[2]。MullerandZenker(2001)提出KIBS的三大特征:淤提供知识密集的服务给客户(以区别其他形态的服务业);于咨询的功能(表示有解决问题的功能);盂提供的服务与客户有强烈的交互作用[3]。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知识密集服务业的创新特征表现为:知识的高密集度,创新过程的高互动性和高技术性。

2发展KIBS促进制造企业战略升级的作用机制要要基于野微笑曲线冶视角微笑曲线为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先生于1992年所提出的观点,如图1所示,横轴为跨越上中下游的供应链,纵轴则为产业的附加价值。在抛物线的左侧,即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产品附加值逐渐上升,因此其利润空间大;在抛物线的右侧,即产业价值链的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产品附加值也逐渐上升,利润空间也较大;而处于抛物线低端,即产业价值链的中游,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最低,其利润空间也最小。

可以看出,“微笑曲线”理论揭示了“技术、品牌、服务”等创新对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及利润空间的重要意义。在“微笑曲线”的不同环节所对应的增值潜力的不同,主要因素是因为各个环节投入的要素有很大不同。在价值曲线中,两端的业务环节分别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投入,从而促进制造业实现战略升级。

在制造业战略升级的趋势下,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弭。有研究发现制造业的最终需求每增加10%,在保持服务业的最终需求不变下,将会增加平均约1%的服务业产出;相反的,服务业的最终需求每增加10%,在保持制造业的最终需求不变下,将会增加平均约2%的制造业产出。这代表制造业生产主要中间投入仍以制造业为主,而服务业生产将大量使用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和技术。因此,由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给我们的启示,虽然在后工业化社会生产结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但是逐渐增加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补关系以及制造业生产中直接或间接从事服务业的活动比例也愈来愈高,由制造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将是后工业化社会经济成长的重要动力。

3支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袁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对策展望未来,我国制造业将面临新一波全球化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制造业服务化(ManufacturingServitization)的战略升级,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供业界参考。

3.1政府引导增加知识密集服务业总量规模我国制造业应积极改善传统OEM的代工生产模式,加强设计研发、品牌建立和销售通路的能力,以创造更高的附加价值;政府应积极协助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内进行垂直分工,并扩大开放原物料与半成品进口,以提升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2改善融资渠道,带动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应采取积极的财税、金融、投资和价格政策、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采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和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投入力度。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服务业支撑平台建设,如信息、软件、金融、物流等产业。金融产业为健全经济体系中必要的一环,在成熟的经济中,不论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都需要有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的生产力也相对高于其他服务业。为进一步健全金融体系与提升经营效率,应开放国内的金融市场,以增加市场竞争和资金的更有效率分配,并可强化国内产业的结构调整。

3.3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整体水平采取灵活的教育与训练政策以培育新技能的推陈出新。因为服务业的直接服务的对象是顾客,故人力资本攸关服务业的质量与绩效表现,因此教育和训练出来的人才必须适合产业与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提供终生学习环境,且政府政策必须和业者与劳工的需求相结合,以提供适当的诱因和学习机会,协助制造业者扩大经营技术服务的内涵,尤其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企业。

3.4鼓励服务业的创新与研发活动政府支持的研发计划应考虑私部门服务业的需求,同时在知识产权和服务创新的扩散效果中取得平衡。加快研发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建设,鼓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进入服务领域或创办服务企业,提高服务企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院[1]MilesI,etal.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users,carriersandsourcesofinnovation[M].RapportPourDG13SPRINTEIMS,1995.[2]HertogP,BilderbeekR.Thenewknowledgeinfrastructure:theroleoftechnology-based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innationalinnovationsystems[J].Servicesandtheknowledge-basedeconomy,2000:222-246.[3]MullerE,ZenkerA.BusinessServicesasActorsofKnowledgeTransformation:TheRoleofKIBSinRegionalandNationalInnovationSystems[J].ResearchPolicy,2001,30:1501-1516.

来源期刊

价值工程